早前超強寒流吹襲香港,大批賞霜市民及參加越野長跑的跑手被困大帽山和飛鵝山。越野賽碰上難得一遇的山路結冰,實屬不幸,而部分沒有足夠裝備的市民嚴寒中上山看結霜的行為,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究竟飛鵝山有何吸引?這次為大家介紹其中一條跑道。飛鵝山海拔高度逾600米,為九龍群峰之最,過去黃大仙區亦曾舉辦「飛鵝山長跑」比賽,亦有不少本地長跑選手跑這條山路,練氣操體能。
量力而為
筆者曾跟朋友跑上飛鵝山,沿清水灣道上飛鵝山道,至扎山道晨運園,全長約10公里。習慣跑山的朋友,一定知道飛鵝山的道路非常難跑,最大的兩個挑戰就是持續和緩緩上升的斜坡,其次是跑在車路上,偶有行駛的車子擦身而過,讓人感覺置身於危險中。
因此,筆者會選擇寧靜的清晨時分出發,也試過在平日下午悠閒地跑,但絕不會選擇在惡劣天氣下冒險。畢竟長跑不只要靠意志堅強,還要量力而為。
一個天朗氣清的下午,筆者沿德望學校巴士站左轉入清水灣道,過馬路左轉入飛鵝山道,不久就看見前方一塊刻有「飛鵝山」三字的石碑,向左經過住宅區和垃圾站,繼續靠左跑,不消一會便見一片翠綠。
往上山路段跑,經過「百花林」往蠔涌入口,就是玄學界所稱的風水聖地,是孫中山母親墓穴的所在地,但筆者這次不入墓地,也不入基維爾營地,繼續上山。
跑斜坡有難度,沿途眾多「攞命斜」,初跑山者難免感覺氣餒。早在五十年代越野賽在香港萌芽時,很多跑步愛好者已在山野練習及比賽,當中以英軍的駐港部隊最多人進行越野跑步。
六十年代起,越野賽漸受歡迎,惟近年郊野遊人「打卡」拍照者增多,影響越野賽事進程,但不減都市人跑山熱情。
晴霧景致
大自然與城市近在咫尺,是香港獨有特色。在飛鵝山觀景台路口,迎面而來兩句「繁華郊野相映趣,晴霧景致皆醉人」,雖然飛鵝山並非總是天晴,有時雲霧繚繞,然而,是晴是霧不重要,心態才是關鍵。
相對平路,跑山坡是辛苦的磨練體驗,沿樓梯直抵觀景台山頂,便發現腳下九龍住宅、維港兩岸盡入眼簾,再後一排是連綿相接的山巒,可遠眺港島山脊如西高山、歌賦山、渣甸山等,視野忽然遼闊。世界很大,靜靜坐着,吹吹涼風,再跑下山,到達扎山道晨運園入牛池灣,結束這趟冒險歷程。
實用資料:
1.於港鐵鑽石山站C出口,乘搭91、91 M或92號巴士,於德望學校下車,左轉至清水灣道上山。
2.沿途有單車、電單車、私家車經過,跑步人士宜留心交通,並小心彎路,避免雨天、大霧、天冷結霜或晚上跑步,以及避免戴耳筒聽音樂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