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月4日

劉晉 食家講場

燃眉之急

在面書上看到朋友貼出一張在獅子山上拍的照片,本應在初夏才開花的紅杜鵑已經在元旦日開花。另一方面,北極近日氣溫急升29℃,冰層面積大幅減少,可見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嚴重影響我們的環境。據天文台記錄,2015年全年平均氣溫高達攝氏24.2度,是最熱的一年。大家或許覺得天氣持續炎熱只帶來少許不便,但其實我們的糧食生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每次遇上天氣反常,農民首當其衝,二澳農友反映2015年晚茬稻米失收:有針對稻穗的白色小蟲肆虐。稻穀生長時被害蟲侵蝕,有機農藥藥力不足以殺蟲,加上今年秋冬持續高溫,令本應在冬季死亡的害蟲繼續侵蝕稻稈,導致稻米失收。高溫除導致病害增加外,農民育苗亦因高溫而失敗,農作物延遲生長。番茄原本7月種植,但時至9月都種不到,結果長好的番茄都呈青色,不能熟成至紅色。冬季的蔬菜如油麥菜和生菜的體積比以往小,產量亦大不如往年。本地農民對來年的農產量不敢樂觀,若中國的農產亦因氣候變化而失收,香港的糧食供應將嚴重受影響。

暖化禍源餐桌

地球暖化問題影響糧食供應, 相對來說,大家的飲食選擇亦影響着氣候問題。肉食一向是全球最大的污染來源。歐洲和美國是二十世紀最大的肉類消費國,平均每人每年要吃60至69公斤肉, 與此同時,在新興經濟體如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正在改變飲食結構,在未來幾十年中,隨着這些國家收入繼續上升,肉類和乳製品需求也將水漲船高。

為了滿足這一需求,世界農業企業將把肉類產量從今天的3億噸,提高到2050年的4.8億噸,此舉將造成嚴重的社會挑戰和生態壓力。工廠化畜牧生產造成巨量溫室氣體排放:因為反芻動物的消化過程會產生甲烷。來自動物的廢氣,以及生產飼料所使用的化肥和殺蟲劑會造成大量氮氧化物。

事實上,從飼料生產開始,工廠化模式意味着土地用途的巨大改變和森林採伐。目前,大約3分之一的現有農地用於飼料生產,其中用於畜牧生產(包括牧草)的比重為70%左右。然而平均3公斤的飼料才產1公斤肉,故此直接茹素更合乎環保。全球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溫室氣體的14.5%,也就是說減少吃肉有助減少溫室氣體,延緩地球暖化。食物生產和地球環境的因果關係影響所有人,大家作出選擇時要多點留意了。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