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2月17日

龔小明 特別企劃

人在做 天在變

小時候,看天氣預報時,常常想像如果天可以不下雨、不打雷,日日都是晴天,多麼好!但是,氣候和自然現象又豈是人所能控制。然而,近數十年一直威脅全球的氣候變化問題,卻確實讓我們看見一幕幕人在做、天在變的難忘景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指出氣候變化是經過一段相當時間的觀察,在自然氣候變化以外,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全球大氣組成所導致的氣候改變。這正正說明對氣候變化問題,人類絕對責無旁貸!

人類活在世上,理所當然受着四季變化和各種天災影響;相反來說,我們燃燒化石燃料和大規模砍伐樹木,也會影響我們的藍地球,令氣候產生變化。

大部分氣候科學家認同現時全球暖化的趨勢,源於人類不斷加劇温室效應。温室氣體猶如一張毛氈,為地球保暖和抵禦外太空的低溫;同時,在若干程度上罩住了生物在地球上維生所需的熱能。可是,人類的一些活動正在慢慢改變這個天然温室的平衡,特別是濫用化石燃料,以滿足對能源的無盡渴求,以致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持續增加。隨着其他温室氣體增加,這張「加厚的」保溫毛氈定必令全球溫度上升。

另一方面,因闢地耕種,以及滿足人類對木製和紙製產品的需求等原因,因而大規模砍樹伐木或清除樹林,亦影響到氣候產生變化。樹木有助吸收加劇全球暖化的温室氣體。然而,樹林愈來愈少,將導致大量溫室氣體被困在大氣層裏。各地因林木減少而引起的生態後果也愈來愈明顯,例如突發的洪水、地下水減少、沙漠化擴展等,還有因環境改變引致的眾多問題,也源於人類不當使用自然資源。

碳排放量貧富懸殊

歸根究柢,貧窮人因資源匱乏,為了應付當前需要及欠缺環保知識,令他們往往在不知不覺或苦無選擇的情況下,耗盡僅有的資源,對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構成難以彌補的破壞。另一方面,富裕的一群卻濫用資源,現時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的人均碳排放量,竟然是最貧窮的10%人口的175倍。這除了更突顯出資源分配不均的事實,更引發我們反思到底氣候變化的元兇,是一群被忽略的貧窮人,還是沒有分享,甚至耗用地球資源的一群呢?

若元兇如此難說,這筆影響全球所有人的賬,到底應由哪些人來付清?若然有人願意付賬,又是否仍在付最低還款額?

氣候變化不僅關係到社會環境、個人健康,還是跨國與地域的大事,到底氣候變化的這筆賬應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平均分擔,還是按着什麼原則去分擔,這些都可能引發國家之間的衝突。如此說來,氣候變化也牽涉到世界和平的步伐。其實,早於2007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已獲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由此可見,氣候變化與和平的相互關係在近10年前已被公認。然而,各國就此事的步伐依然不一,雖然未致引發嚴重衝突,氣候變化的影響卻確實愈演愈烈。

上周末在巴黎曲終人散的聯合國第21屆氣候變化大會(COP21)終於在加時後,達成《巴黎協議書》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然而,與1997年簽署、2005年生效的《京都議定書》比較,《巴黎協議書》中的條約僅部分具有法律效力;條約內容仍要經過各國立法機關通過,才能落實簽訂及在2020年推行。儘管如此,我們喜見各國領袖均了解到應對氣候變化實在刻不容緩,因為《京都議定書》生效至今已經十載,試問全球還有多少個10年可以虛度?

無論氣候變化到底應由誰來負責,誰又願意分擔,當然難有定論。然而,氣候變化的最大受害者無疑是兒童。因為氣候變化將帶來更多旱災、水災、熱浪和極端氣候情況,因而導致額外傷亡。兒童將最受影響,特別是對在災害發生前已經缺乏清水和衞生設施的兒童來說,他們將更難在災害時嚴重缺乏物資和醫療服務的情況下活過來。因此,如果今天全球各國沒有付清這筆氣候變化的賬,很多兒童將要終其一生,被這筆「長命債」纏擾不休!

厄爾尼諾禍及兒童

氣候變化影響到公眾衞生及健康的層面包括空氣、食水、糧食供應和安全居所。氣候變化令氣溫上升及改變降雨的方式,兒童容易患上瘧疾和登革熱等疾病,也飽受營養不良和腹瀉的威脅。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在2030年至2050年期間,氣候變化將每年增加約25萬人因營養不足、瘧疾、腹瀉和中暑而死亡。在衞生設施不足的發展中國家,影響將會更大。

現時,全球有5億名兒童住在發生水災高危的地區,嚴重威脅他們的生命和健康。水災影響清潔食水的供應,兒童容易因而患上腹瀉。而痛失親人和家園盡毁的兒童,更可能因乏人照顧而備受剝削。氣候變化除了帶來更多水災,也令厄爾尼諾(El Nino)這自然現象加劇。以1997至1998年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為例,位於赤道的太平洋海水增溫,嚴重影響太平洋群島至非洲和中美洲地區。水災對兒童的影響非常顯著,一項調查顯示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的兒童5年後的語文能力、記憶力和視覺空間思維,相對於沒受災的同齡兒童低11%至21%;他們的身高和體重也同時受影響。

氣候專家預計,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有可能成為1950年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並預計將於今年年底至2016年初達至高峰。厄爾尼諾現象與位於赤道的太平洋的海水增溫有關,由太平洋群島至非洲和中美洲也受嚴重影響。預計在一些地區將引發旱災、不穩定的天氣和風暴,僅在非洲便將有超過1100萬名兒童受災。

根據以往歷史,厄爾尼諾現象一般在非洲東南部,導致低於平均和不穩定的降雨量。所以,預計莫桑比克南部、馬拉維和津巴布韋的耕種期將延遲開始。如果真的如此,將使此區域南部連續兩年降雨量不足,令糧食短缺情況加劇,更多孩子將長期捱餓;也可能被迫輟學,當童工以賺取金錢,購買糧食。童工、中途輟學、性暴力和早婚等危害孩子身心的問題,可能因而增加。緊急糧食救援以至長期糧食保障工作,刻不容緩。

在厄爾尼諾現象中,兒童特別容易受災,直接的威脅包括死亡或在極端天氣中受傷,例如中暑、溺水、疾病如霍亂、傷寒、 瘧疾、登革熱和腹瀉,還有因飢餓導致的發育遲緩、體重不足和營養不良。這些也會長期影響兒童健康。兒童也可能在氣候變化引發的災難中影響精神健康,情緒因親人離世飽受困擾或創傷。

非洲再陷飢餓邊緣

在莫桑比克南部的加扎省,嚴重的旱災估計影響着約2500名兒童,令他們被迫輟學去為家庭尋找水源。13歲的德蘇便是其一,他說:「當我從學校回家一切好像如常,直到父親對我說不能再上學,要去找水源。」他11歲的妹妹貝蒂娜也因而輟學。因為男孩負責找飼養牲畜的水,女孩則負責擔水供家人使用。由於他們可找到在家使用的水不多,只能用來煮食和飲用,不能洗澡,潛藏基本衞生問題,影響兒童健康。同時,由於他們依靠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為生,降雨不足也大大影響收成。他們只有出售牛羊,換取糧食以暫時充飢。然而,持續的厄爾尼諾現象恐怕將延長乾旱期的時間,加劇德蘇和家人的糧食短缺情況。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指出氣候變化將引致部分非洲國家最早在2020年的收成減半,導致全球4000萬至1.7億人可能陷於糧食危機,令很多本已擺脫糧食 不足困擾的兒童,可能重新陷於飢餓,也令滅貧的步伐大幅倒退。世界銀行亦指出,直至2030年,因氣候變化而陷於赤貧的人口將會額外增加1億,特別是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和東南亞。因氣候變化影響以致農作物歉收,亦將引發糧價上升,估計非洲的糧價在2030年時,將比現時增加超過一成,佔低收入家庭的六成開支。兒童自然首當其衝,深陷於飢餓與貧窮中。

還孩子一個藍地球

宣明會在COP21舉行前夕發布了《當沒有糧食救援》(When There Is No Food Assistance)報告,指出目前的全球糧食救援系統未能應付龐大的人道需要,加上全球正面對歷年來其中一次最嚴重的厄爾尼諾氣候現象所帶來的極端天氣;宣明會警告,若不迅速作出回應,數以百萬的兒童將因無法得到適切援助而捱餓。

每年全球有近1億人需要糧食援助,但目前的糧食救援系統未能將食物送到所有有需要的人手中;以宣明會為例,原定去年為35個國家約1030萬人提供糧食援助,惟最終資源僅足以協助800萬人,導致230萬人未能獲得糧食及營養支援,當中近140萬人為兒童,比率高達六成。在痛心的同時,我們強烈建議:

尋找新的款項:捐助者必須留意預警,並提供糧食援助予受影響國家,特別是東非及南非地區。

保護生命及生計:集中在貧窮小孩出生的頭一千天內提供營養援助,減低他們將來承受更大健康問題的風險;國際社會必須支持受影響的政府,加強健康政策,保護食水等資源。

建立長遠抗逆能力:投入更多資源建立危機預警系統保護兒童,並支持小農戶可持續發展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危機。

這些年來,人類努力探索太空,希望尋找另一個新家園。然而,問題的癥結是地球愈來愈不適合居住,本是人類這些年來累積造成的惡果。與其盲目追求一個代替品,更積極的是趁為時未晚,努力承擔氣候變化的責任,同心還孩子一個藍地球。

撰文:龔小明

香港世界宣明會傳訊主任

部分圖片由宣明會提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