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19日

占飛 忽然文化

滿足肉身棄心智

人有心智(mind),也有肉身(body)。西方哲學主流是心身二元論,心與身截然可分。心可自主,身──尤其是肉體欲望──卻不由自主。正因心身二分,人才可以被「物化」。餓要吃喝要飲,為了肉身的滿足,人有時會放棄心智自主。

康德注重心智,對性慾抱有極大的戒心。在《倫理學講義》中,他提到為了滿足性慾,人會當對方僅僅是滿足欲望的工具。有些熱戀中的男女,甚至會先「物化」自己滿足對方,以求對方也同樣「物化」以滿足自己。他虐/自虐(SM)就是如此這般的互相「物化」的性愛方式。

極端的女性主義者認為:女性作為「欲望的對象」,一直被「物化」,如魚活於水中,必須反對。

去人性化

但盧絲芭沒有那麼極端。她在文章中舉出不少小說片段作例子,說明女性如何被「物化」,包括:喬哀思在《尤力西思》中描寫Molly將床上對手視作雄馬;亨利詹姆斯《金碗》(The Golden Bowl)中的女人當未婚夫是奇珍異寶;《花花公子》展覽中間大頁女郎的肉體,供男性觀賞……這是都是「道德上有問題」(morally problematic)的「物化」。

另一方面,盧絲芭亦指出,「物化」並非全然是壞的。比如說:子女未長大,不能讓子女事事自主,父母不能不主宰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可是,任何父母都不會認為子女是可替代的,或僅是工具。換句話說,在盧絲芭眼中,「物化」不是黑白二分,或有或無,而是有程度多少、強弱之別。父母無法避免「物化」子女,但愈少、愈弱愈好。

同樣,性慾的本質決定了男女之間無可避免互相「物化」,卻未必一定會導致「去人性化」。比如D.H.勞倫斯的小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查泰萊夫人和花王偷情,純為滿足肉體慾望,按照定義,這是「物化」,卻合乎「人性」,不算是「去人性化」。

撰文: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