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16日

占飛 忽然文化

中醫與清明上河圖

屠呦呦有幸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引起廣泛回響,但諾貝爾委員會已表明獎項並非頒給中醫,中醫中藥或一如《清明上河圖》公開展覽,始終是蒙上了神秘面紗的「國寶」,被認為不夠科學,不夠現代化,人人都想解除此塊面紗。

儘管屠呦呦早就聲稱通過閱讀古籍,從中找到萃取的方法,但諾貝爾委員會則表示,她獲獎乃由於以科學程序來提取活性成分;獲獎與授獎的說法各異,也許就一如中醫科學院,在北京舊城區陰暗的街道上,以不協調的共存感迎客:近3米高的毛主席語錄,面對着中國古代醫師的銅像──如此畫面,正好充滿了有待解讀的寓意。

救國萬靈丹

中醫及中藥每有治病救人的深奧理論,外人不易理解;話說在半個世紀前毛澤東時代,被稱作「赤腳醫生」的農村醫療工作者,通常都掌握了中醫的某些原理,因而提升了老百姓對中醫的期望,據說中醫精妙之處在於醫者與病者討論病情的過程,不時調整草藥或礦物所組成的藥方;然而,中藥需要現代化,中醫及中藥的發展之路卻像屠呦呦獲獎一樣,由於難以理解,所以一言難盡。

中國傳統醫學自五四以來,一直受到嚴厲抨擊,新文學作家如魯迅、老舍和巴金等要破舊立新,都將中醫及民間秘方視為中國一切問題的典型象徵,甚或將之與封建落後畫上等號,比如中醫所說的陰陽、五行等理論往往備受批判,被指為過時。

沒法,其時正是一個將科學奉為救國萬靈丹的年代,但中醫由於理論晦澀,效果難以證實,因此被視為「不科學」。

西方研究者倒不是這樣想,比如德國柏林大學教授文樹德(Paul U. Unschuld)專研究中國傳統醫學史,他著有《中國醫學思想史》(Medicine in China:A History of Ideas)、《什麼是醫學:東西方的治療之道》(What Is Medicine? Western and Eastern Approaches to Healing),以及《中國興衰史:醫治歷史的創傷》(The Fall and Rise of China: Healing the Trauma of History)等,當中的觀點倒獲得中國醫學研究者認同,甚至經常引用。

文樹德認為中醫的轉折點在於1910年至1911年爆發的東北鼠疫,其時當地人用燒醋、放鞭炮的方法「驅邪」,但古法無法遏阻止鼠疫,最終要求助於來自馬來西亞的華僑伍連德,此人乃受過西方教育的微生物學家,很快就控制了鼠疫蔓延了,秘訣倒是中醫從沒聽說過的基本公共衞生政策。

他指出屠呦呦乃現代藥理學研究者,成就與陰陽五行的學說並無關係,她受過西方科學教育,而她和她的團隊在古代文獻中搜索治療瘧疾的偏方,倒成為中藥現代化的成功例子,由此可見,中醫和中藥既需要現代化,同時亦需要深入探究所謂「偏方」,透過實驗,研究有沒有科學根據。

那就猶如《清明上河圖》,那是故宮博物院眾多「國寶」中最著名的一幅畫,僅公開展示過幾次,過去展覽時吸引了很多觀眾,但如今的狂熱是由於中國人愈來愈想突顯自己有文化(或顯得有文化),或者一如書畫家陳一墨所言:中國人十分尊重文化,皆因「不管你多有錢,要是沒文化,你就只是個土豪」。

從眾心理學

《清明上河圖》已形成了一股社會潮流,民眾對此畫的文化意涵多所討論,但更多的觀眾花數小時排隊進場,只是因為此畫非常出名,未必對其藝術及文化內涵感興趣,甚至不知道張擇端是何許人,大抵只能反映中國人的從眾心理學,那就一如中國人如今都在熱烈討論屠呦呦及諾貝爾醫學獎。

《清明上河圖》所展示的,乃是宋朝民間生活,以長卷的形式透視燦爛時期的文化風貌,排隊參觀的當然也有文化藝術的研究者,比如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的尹毅來到畫軸前之時,故宮要關門了,他只有幾分鐘時間參觀,他說曾在網上及書本上無數次注視複製品,目睹原作還是他第一次。

如此說來,中醫中藥與《清明上河圖》也許都同樣反射了國人的從眾心理,當中大有可堪深入探討的深層結構吧。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