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9月15日

姜紀茹 健康專題

港澳試驗新療法 為鼻咽癌患者延壽

在亞洲鼻咽癌比西方國家普遍,據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臨床教授鄺麗雲表示,每年香港就有約900宗患鼻咽癌的新症,現時治療鼻咽癌原發腫瘤,一般會以電療及化療作治療,雖然約有七成的患者治癒效果理想,然而其後約有三分一人會復發,癌細胞一旦擴散至肺及肝等遠端器官,近乎不能痊癒。

早前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院(QIMR)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簽訂合作協議,進行「免疫注射療法」控制鼻咽癌的第二期臨床試驗,讓香港的鼻咽癌患者接受開創性的治療方案,而香港的科研人員亦會到澳洲參與有關培訓計劃,學習T細胞免疫注射療法,盼望把技術帶來香港,令患者受惠。

抽取自身免疫系統

有關合作由雙方的科研人員攜手,就使用免疫注射療法控制鼻咽癌進行的第二期臨床試驗。昆士蘭醫學研究院腫瘤免疫學實驗室教授Khanna指出,第一期臨床試驗在2009年展開,當時邀請了晚期鼻咽癌患者參與,縱使試驗的主要目的是測試療法的安全性,但在試驗中發現這項療法延長了患者的壽命,而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平均存活率為523日,相對於沒有接受此療法的患者的220日多303日。

鼻咽癌現時未知成因,但醫學界確知與EB病毒關係相當密切。鄺麗雲教授稱,「所有鼻咽癌細胞中都有此病毒,而這病毒的病源會表現在癌細胞上,屬於病人本身的免疫系統T細胞可藉此識別癌細胞,繼而作出攻擊,然而這種EB病毒非常『聰明』,它們能避開自身免疫的偵測,讓病毒得以存活。」

「今次新的療法就是從病人身體抽取自身免疫系統的T細胞,然後激活及培植,再重新注射到病人體內,讓它們能認出病源及癌細胞,並加強攻擊能力,將癌細胞殺死。」鄺麗雲教授歸納第一期臨床試驗的成果,首階段研究發現新療法有效及安全,大部分病人反應良好,只有少部分病人在治療後出現疲倦及輕微發燒的狀況,經治療後亦可以很快解決,而最令團隊鼓舞的是將復發而且有擴散的晚期鼻咽癌病人存活率延長,由原來的10個月增至約一年。

第二期的臨床試驗,將會擴大病人的數目,由第一期的26名香港病人增至第二期的30人,而今次的病人主要來自香港,有少部分則來自澳洲。第二期的試驗將會讓治療法推前,從較早的時間引入療法,讓病人嘗試得到更確切的治療。若第二期研究的病人不幸復發,醫療團隊才會讓病人接受化療以穩定病情,一方面抑制癌細胞,一方面爭取時間培植。整個化療及T細胞免疫注射療程若6至7個月不等。

盼在香港引入技術

除了病人的治療以外,香港大學也會提供4名科研人員前往QIMR參與有關的培訓,學習T細胞免疫注射療法,以便日後把技術帶到香港。

現時,鼻咽癌患者都會先以電療及化療治療,若要用到這種新療法,流程複雜,所需的時間較長,且成本也相對較貴。鄺麗雲解釋:「病人須在香港抽取細胞,再運往澳洲培植,由於當中涉及檢疫程序,流程較為複雜,由抽取細胞到送到澳洲培植,以及把培植好的T細胞注射回病人身上,需時2至3個月不等,所涉及的運輸成本及時間成本較大。若把技術引入香港,則只需2星期時間培植細胞,然後再透過2星期時間測試細胞數量是否足夠、細胞激活程度及細胞潔淨程度等,整個培植及覆查時間合共4星期,能大大為病人減低時間成本,爭取較佳的治療時間。至於成本方面,醫療成本可減少超過一半,約2萬元一個療程。」

不過現時是臨床階段,要做到普及治療,除了人手的培訓外,設施也要得到認可及配合,鄺教授盼在全港任何一間醫院設立一間1500呎實驗室,希望在香港直接培植T細胞,以減低運送血液樣本及醫療費用。「未計地方的設置,要開設實驗室預計約要1300萬,當中包括儀器及聘請技術人員的開支,盼望實驗室穩定後,可以每年讓100名患者受惠,而此服務也同時適合胃癌、淋巴癌等病人。」

撰文:姜紀茹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