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9月5日

益行 讀畫

笑聽秋風攪竹枝

夏天奶媽親手編織的篾蓆,鋪在我的床上涼爽舒服。而對竹雕之類擺件,完全沒有留意,也不知存在與否?惟大舅每次探親歸來,叨念他的文玩及書籍,外婆總是回答:「財物全是身外事,不是日常的必須,有無都不要緊!」老子的「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以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艱難歲月一切無奈,老子心態在逆境中最為適合。然而不少珍藏,因此而流失。

一件有裂紋的竹質筆筒,一位英國人不識貨,當雜物清理,捐送給慈善機構,幸好一職員有眼光,交拍賣行鑑定,經專家確認是清乾隆、雍正年間著名竹雕大師顧鈺手筆。才使300年封塵的文房清玩,在拍賣會上重獲新的價值。

顧鈺,字宗玉,嘉定人(今屬上海市)人,於金元鈺的《竹人錄》中稱顧氏竹雕「刻露精深,細入毫髮,一器必經一二載始成;不襲前人窠臼而能獨立門庭。」

嚴謹勤奮絕不苟作,如有瑕疵即刻焚毀。但即使被燒焦的殘器,仍有人不惜重金購藏。

顧鈺以詩入畫,以畫入刀,山水、人物皆上乘。

故宮博物院僅存他的筆筒一款,據朋友推介,上海博物館有他的根雕《群仙祝壽》、《迎駕圖筆筒》,一截橢圓之竹,有祥雲、華蓋、鳯輦、人物、樹石、溪水,上下呼應,四圍相連,疏密中見節奏。他的傳世之作少而精,約留下的亦不會超過20件,素來物以稀為貴,近年來在國際拍賣會上,價格不斷升幅,估不到一件竹雕如此搶手!

玲瓏活動

生活在南方的祖先,對竹的運用源遠流長,早就用竹製造各類用品。棚架、圍欄、扇骨、筆筒、竹籃、竹蓆、竹盒等。

中原及北方不生長竹,先民把符號或文字刻記於獸骨,在發掘原始社會遺址內,只有甲骨文遺物,卻見不到竹的器物,因竹器較難保存,人有愛美的天性,喜歡在器物上,用刀施加裝飾。

遠在西周時已有竹雕,君臣上朝手中持的笏,用料以官位的級別而定,天子用玉笏,諸侯用象牙笏, 士大夫用的竹笏上面刻有紋飾。

竹笏與竹簡同時產生,古人竹刻記事、削簡為書。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的彩漆竹勺。龍紋作為主要的裝飾紋樣,運用了浮雕和透雕兩種技法,成為確切的竹工藝物證。

不論是竹、木、骨、玉、石,最初的紋飾均是單一的線刻,直至宋代,進入我國文化最興盛期,文人士大夫階層的審美情操,視竹為清高、正直的象徵。

文同則稱竹「心虛異眾草,節勁逾凡木」,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亦以寫竹為樂「璧上墨君不解語,見之當可消百憂」。竹刻流行於文人雅士的書齋,文化品位使竹雕工藝精益求精。

據元末明初文史學家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載,南宋藝人詹成雕刻的竹鳥籠「四面皆花版,於竹片上刻成宮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鳥,纖毫具備,其細若縷,且玲瓏活動……二百餘年,無復此一人」。

延至明清兩代,種竹、寫竹、畫竹、刻竹,喜愛翠竹及竹雕蔚然成風,使竹雕的文化含量更為濃郁!雕者用刀代筆,以竹為材,形象刪繁就簡。

皮雕、淺刻、深刻、留青、圓刻、 透雕、淺浮雕、深浮雕……技法多種,風格素樸渾厚。將書、詩、畫、印融為一體,書卷氣和金石味,令作品毫無匠氣,風雅絕俗比肩書畫。

窮工極巧

富有創意的佳品,反映出雕刻家的素養和才能,器物種類有筆筒、香筒、臂擱、對聯、竹根雕擺件等。

題材方面包括群仙祝壽、三羊康泰、花鳥、動物、山水樓閣、小像寫真、篆刻金石文字、銘文詩篇、小篆行楷。刀工深峻,線條剛勁,構圖飽滿,氣韻清高。

這些文房清玩,既不失竹的本質,又有深刻的寓意。鮮明的原創性中又有顯著的地域特性。

基本分為「金陵」和「嘉定」兩派。前者在淺刻簡刻中表現線和面, 古樸雅致;後者講究精琢細雕。

若浸沉在「閒來愛倚西窗伴,笑聽秋風攪竹枝」的意境中創作。雖則竹雕多為小器,但一器之微,窮工極巧,精雕細琢,紙上書畫的皴擦點染,在竹雕中發揮得完美無缺。

此時惋惜遺失的先祖瑰寶,勸君切勿隨便把舊物當垃圾丟棄!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