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9月2日

謝萬里醫生 健康由醫道開始

鉛與健康

食水含鉛風波持續,本港市民十分關注食水含鉛對身體的影響,但現時本港食水的含鉛量並未構成急性中毒的風險,已公布的血鉛高於可接受水平的人士,只要透過適切的治理及監察,可有效減低長遠健康影響。

鉛是一種礦物質,蘊藏於地殼中,隨着工業革命開始開採及提煉鉛,才廣泛應用於人類各項用品,如上世紀的含鉛汽油、汽車電池、油漆等。但過去二十多年,科學及醫學界均指出鉛對人體的危害,人類因而在工業過程及環境中盡量減少使用及接觸鉛。

雖然現時香港已禁用含鉛汽油,但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中,仍有不少機會接觸鉛,如受污染或進食本身含鉛量較高的食物,令我們每天都會攝入一個低份量的鉛, 但低份量的鉛可經腎臟隨小便排出體外。

影響發育中神經

鉛是身體不需要的有毒物質,如過量接觸,它的毒性會影響身體多個器官,包括腦部、心血管、腎臟及神經系統等,其中最受影響及敏感的器官是發育中的神經,即發育中的大腦,因此對胎兒及6歲以下的幼兒影響最大。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及美國兒科學會等的建議,6歲以下兒童、孕婦及哺乳婦女的可接受水平為每100毫升的血含有少於5微克鉛,成年人則是每100毫升的血含有少於10微克鉛。

不少國家曾就鉛對腦部發育及兒童智力的影響進行研究。綜合多個研究的結果均指出,血含鉛量愈高的群組,他們的專注力較差,智商亦相對較低,每100毫升血含有5微克鉛的群組,其智商會較每100毫升血含有10微克鉛的群組高出2至5度,這種程度的智商差異微小,只可從智商測試中反映,不能在日常生活或臨床觀察中分辨出來。

至於有長期病患者擔心攝入鉛會加重他們的疾病。血含鉛量或骨含鉛量偏高的人士,血壓會相應升高,腎功能亦相應下降,但鉛對個別病人這方面的影響其實很小,我們關注的是在有相關疾病的人口中其累積性的影響。

抽血檢驗及處理

由於過量接觸及吸收鉛對多個器官及身體造成影響,特別是高危人士,包括6歲以下嬰兒及兒童、孕婦及餵哺母乳的婦女,衞生署及醫管局就今次受食水含鉛影響的高危人士作血鉛含量篩查及跟進。

醫院主要透過抽血以檢測受影響人士的血鉛水平,這是一個最準確檢測攝入鉛的方法,因血內的含鉛水平最能反映其健康狀況;其他檢驗方法如尿液或頭髮測試,則因外露及受污染會影響其準確性,因此並不建議使用。

目前為止,約2000個受檢測的個案中,只有130名人士血鉛水平超過參考值, 且屬輕微超標,血鉛水平介乎每100毫升的血含鉛量為5至15微克,有潛在長遠健康風險,但並不是急性中毒。

由於對身體影響的多少視乎血鉛濃度水平及該血鉛水平維持的時間,因此就血鉛水平輕微超標的人士,最重要是確認鉛的攝入來源及停止繼續接觸。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重複檢查其血鉛水平,確保血鉛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一般來說,成人血鉛的半衰期為30日。

螯合療法利弊

若在停止接觸鉛後,其血鉛仍維持在高水平,則需進一步研究其他攝入原因;孕婦可能被安排入院直至分娩為止,避免在家居環境中繼續接觸鉛。

至於兒童,則會由兒科醫生及心理學家作輔導及跟進,而適切的輔導亦可有效協助兒童在血鉛水平回復正常後,智商及發育重回正常發展的水平及速度。

坊間常提到以螯合療法治療鉛中毒, 這種療法主要處理急性鉛中毒,即血鉛水平達60或以上,將體內的鉛加快排出體外,但對於低血鉛水平的效用則不大。市民要注意,如沒有確定鉛的接觸源頭,同時進食含鉛量高的食物及使用螯合療法,藥物會將食物裏的鉛變成可吸收的狀態,令身體更易吸收鉛。

除非血鉛水平令孕婦出現生命危險, 醫生會盡量避免為孕婦處方螯合療法,以免同時排走體內必須的礦物質,而這些礦物質是令胎兒正常發展的重要元素。

減少接觸鉛是處理現時情況的不二法門,市民可從食物開始,避免進食含鉛量高的食物,包括未清洗的菜、皮蛋、蠔、貝殼類生物如蜆及螺。市民亦應避免使用有顏色的水晶杯,特別是用來盛酒,因酸性會令含鉛的顏色溶於飲料中。

血鉛水平輕微高於參考值的母親應鼓勵繼續母乳餵哺,因母乳中的鉛含量最高只可達母親血鉛含量的3%,而母乳含有的營養如抗體對嬰兒的成長更為重要。如以配方奶粉餵哺,則應使用煲滾的蒸餾水沖調,不可使用礦泉水,因為礦泉水的礦物含量可能超出嬰兒所需,另外嬰兒的腎臟並未完全發育,會加重其腎臟負擔。

《健康由醫道開始》

《健康由醫道開始》是醫院管理局與dbc數碼電台合作的健康醫學資訊節目,由醫管局醫護人員講解醫療健康資訊,加強市民對疾病治療及預防的認識。

頻道 : dbc數碼1台旗艦台

時間 : 逢星期日(下午2時至3時)

主持 : 馬宏偉、胡可怡

直播及重溫 : www.dbc.hk

 

撰文:謝萬里醫生

醫院管理局香港中毒諮詢中心顧問醫生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