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3月16日

鄭志珩 校長訪談

華英中學 重情校長鼓勵學生坦誠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戰亂建情誼,上一代華英中學(下稱華英)的師生與家長,經歷過抗日戰爭,一同在絕地求生,建立了血濃於水的深厚感情,而這份情誼如血脈般一直傳承下去。林美儀校長舉例說:「畢業生成立自己的級社,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活動,舊生樂於擔任師弟妹的導師,幫助他們成長。」林校長非常重情,教導學生要尊重父母,讓雙方有良好的溝通及建立互信。

要追溯華英的歷史,首先將時間撥回1913年, 地點在佛山。英國循道公會華南教區率先在此地創辦華英中學,與培英中學、知用中學被譽為廣東省三大名校。直至1952年,學校由佛山政府接辦,改名為佛山市第一中學,成為廣東省首批重點中學。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華英師生為了逃避戰亂,到處飄泊流離,部分師生流落香港扎根。戰事結束,居港的華英校友於1962年成立華英中學香港校友會,推動復校的籌備工作,結果在1971年9月1日, 華英在香港成功復校,目前與佛山市第一中學保持聯繫。

特別級社傳統

華英師生曾經在戰亂中互相扶持,逆境求存,漸漸孕育出一段段比親情更濃的師生情誼,這份對母校的強烈歸屬感,一直流傳至今,正如林校長所說,「不但只師生關係融洽,家長也經常參與學校活動,做到家校合一。」

家長在華英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加入校董會,參與學校決策之外,也在家長教師會擔任幹事,而且為數不少,家長義工團人數也超過一百三十人,對比全校學生約一千人,家長的參與率非常高。義工團每年會舉辦不同類型的募捐活動,例如步行籌款、便服日、小食義賣等,籌募得來的款項會用作改善校內設施,讓學生得益。

林校長指募捐活動同時可達到多重效果,「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活動,成為學生的學習對象,而學生清楚募捐得來的款項是用來改善學校,有了明確的目標,投入度相應提高,並且增強了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華英舊生有個特別的傳統,每屆畢業生都會建立屬於自己級別的級社,每屆級社都有社名,由當屆畢業生命名,例如本屆稱為珧社,2014年則為澄社,這個做法早於1935年由佛山華英學校發起,香港華英也繼承下來,林校長指這個傳統有助增強舊生的團結及士氣,達到薪火相傳、延續華英精神的效果。

口講無憑,行動最實際,舊生積極參與華英的導師計劃,幫忙指導師弟師妹:「學生如果對某行業有興趣,我們會將相關行業的校友配對,成為學生的mentor,分享行業的入職要求、前景、裝備等,還會飾演學生的人生導師,協助他們解決成長路上的疑難。」家長也樂於加入mentor行列,為學生找暑期工,甚至升上大學後,也為他們尋找實習機會,「大家都希望為學生盡一點力,提供更多機會讓學生發展所長。」

六年的中學生涯,是成長的重要里程,但初中生與高中生所面對的處境與壓力也不盡相同,因此華英的早會有別於一般中學的全校學生一同參與,特設初中早會及高中早會,集中地討論兩班學生即將要面對的種種問題:「每逢周四,是中一至中三級的早會,每次周會都各有不同討論重點,但初中生多圍繞適應、成長、夢想等方向,向他們灌輸踏入中學後,要開始考慮將來及理想等問題,並不是單單以成績或升班為目標。」逢周二則輪到中四至中六級早會,重點集中在選科、考試以及工作等話題,而且學生有一定程度的成熟,討論會更為深層次。

跟學生說英語

華英是區內的band 1中學,學生成績普遍優異, 去年出產了一位超級狀元楊志聰,他考獲八科5**的成績,全港僅得三人,難能可貴。超過九成學生則考獲大學入學最基本要求的「三三二二二」,而英文科尤其出色,考獲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37.4%,較全港比率的9.2%高得多。

林校長透露,學生習慣與她以英語溝通,日子有功,難怪學生的英文成績特別出眾。「我經常強調語言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跟學生說英語,他們都很主動地以英語回答,人家跟你說哪種語言,你就應該用相同語言回應,這是禮貌嘛!」久而久之,學生找她傾談,都不自覺地以英語溝通,而她亦非常歡迎,畢竟在華人社會,學生練習英語會話的機會有限:「除了上課,平時講英文的機會不多,回家與父母傾談,都是說中文,因此我鼓勵學生以英語交談,而他們也習慣了。當然,有時學生想作深入對話,就會改為中文溝通,始終用母語更能表達心中感受。」

過往的中六、中七學生,因為已通過了會考的考驗,有一定的基礎,但教改後,現今的高中生,是由初中直升,須知道初中與高中的學習,以至成長要求都有所分別,未必每位學生都能夠順利過渡,因此老師要面對學生的差異問題,也是一種挑戰。

「這是學校近年最關注的課題,老師不但要面對學生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同時要兼顧其成長輔導,因此我們與教育局的學校支援組一同努力,在英文科及生活與社會科中,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林校長有條不紊地說。

學生與老師要適應教改帶來的衝擊,林校長也要適應新環境、新工作崗位帶來的挑戰,因為她去年9月才正式上任為華英校長:「是的,目前也在努力適應中,不過作為校長,只要與老師有着同一個目標,一心為教好學生而努力,與老師、工友及職員互相信任及支援,體恤對方,發揮團隊精神,相信大家都能夠通力合作,做好教育工作。」

教育界四金花

林校長畢業後一直在聖傑靈女子中學任教,但當年她差點與教育界錯過緣分。「其實港大法律系已經取錄了我,但最後關頭我還是選擇了教育這條路。」從小到大,林校長一心想做幫助他人的工作,於是想到做律師或老師,前者可以伸張正義,後者可以啟蒙他人。

後來她再細心分析自己的性情,覺得律師這一行太複雜,不及學校生活那麼純樸,於是「捨法取教」,投身教育。「我為人較為單純,打官司太多爾虞我詐,加上我並非能言善辯,所以決定以教育來幫助別人。」做律師或老師,語言能力是首要條件,所以林校長從小已非常着重學好語言,結果選讀了英文及歷史系。

林校長英文佳,三位妹妹則主攻中文,不約而同成為了中文科老師,四朵金花一同投身教育事業,教授兩文三語,堪稱教育之家。「可能大家互相影響吧,巧合地三位妹妹都成為了老師,其中一個妹夫也是教中文的呢,哈哈!」

林校長父母並沒有高學歷,反而令她更清楚讀書的重要:「感激父母一直都鼓勵我們努力讀書,找尋人生目標,今日和三位妹妹都做到想做的事,大家關係也非常密切,不時交流教學心得。」

女生打開心扉

林校長重視親情,教導學生時也一樣要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她分享了一件深刻往事:「話說有一個中五女學生,走來跟我訴心事,說與一個別校的男同學拍拖,但不敢告訴父母,怕他們責備。我跟她說:『我沒有權力反對你拍拖,但你要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求學,父母是怕你因拍拖而荒廢學業,才會罵你,但你必須要跟父母說,否則他們會很傷心。』」因為該同學與林校長認識短短年半,也願意打開心扉說心事,與父母一起生活十多年,卻處處隱瞞,父母知道後一定非常心痛,所以林校長不斷勸導她要跟父母坦白。

後來,學生鼓起勇氣跟父母說了,並且獲得父母諒解,學生亦以行動證明自己沒因拍拖影響學業,順利升上中五、中七及大學。「她之後在人生每個重要階段,也寄相關相片給我,後來她結了婚生了孩子,在家中相夫教子,擁有自己的家庭,我也替她高興。」而女學生今日的丈夫,就是她當日的男朋友,向父母坦誠成就了一段美滿的婚姻。

林校長跟這個學生雖不多見,但一直維持亦師亦友關係,就是這種細膩的感情,令她感到教育的意義。「不需要學生有什麼輝煌成就,只要他們找到自己的方向,過喜歡的生活,作為老師的已非常開心了!」

撰文:鄭志珩

攝影:陳縱宇

[email protected]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