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2月28日

江麗芬 政局筆記

當正常變成難得

周五,民主黨黨慶,出席的官員大減,從去年由政務司司長至局長至常任秘書長等各級官員在內,共逾60人,到今年只得審計署署長孫德基一人。政府杯葛民主黨的行動,即使未算最徹底,也可說是做到出席官員人數寥落。

政府杯葛民主黨二十周年黨慶的目的,當然是藉此教訓這個要求特首梁振英下台、威脅要辭職啟動變相「公投」的政黨。可是,杯葛效果會否令民主黨面目無光?還是令人對政府的所謂管治之道有更徹底的認識?恐怕後者多於前者。作為擁有最大公權力的政府,要做好管治工作,按理最好、最應該是做到政通人和,今屆政府選擇以牙還牙,在禮節性活動採取杯葛手段,結果只會令反對他的人愈走愈遠。

政府這種行徑看在旁人眼裏,也是難以得到掌聲的。據聞,在建制派當中有份量之輩,原本沒打算出席民主黨黨慶,即使現身,也不過是簽個名、恭賀一番,便先行告辭,但杯葛消息一出,反而答應出席兼且坐足全場。今年出席的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也較往年為多,也有個別問責官員雖未有親身到賀,私下卻跟民主黨拜年打招呼以作替代,冀日後雙方繼續「有傾有講,可以合作」。建制派與政府內部是否人人認同政府的杯葛行徑?答案已是不言而喻。

政府擺出這種戰鬥格局對付異見政黨,似乎已成為今天香港政局的「新常態」。前年,也有消息指出,特首一聲令下,司局長決定選擇杯葛算是建制一員的自由黨的二十周年慶祝酒會,今次也不過是把杯葛行動「加碼」,除了司局長之外,問責班子、高級公務員統統「被要求」不要出席民主黨黨慶。

雖然政府從來沒有確實表明有此杯葛決定,但官場傳聞甚囂塵上,而且部分官員也老實說不出席活動是要跟隨政府的決定,那便足證政府要以杯葛行動「回敬」異見政黨。

當然,政府大可以抬出超過十個理由,解釋為何有此一着,或許可以多加一句,說政治本應如此,明刀明槍,絕不可婦人之仁。可是,政府要處理的,不單政治,還有管治,尤其是民主黨在泛民主派政黨中算是較願意與政府合作的政黨,政府選擇杯葛,效果除了不能拉攏對方,反而把對方推向激進一方,同時也令社會氣氛更加劍拔弩張。

只是,對話而非對立,卻愈來愈不像現今政局的主旋律,因此當周三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中說出這番話時,不少人均覺這番言論「難能可貴」。曾形容現在香港人「特別是新的一代,在物質生活以外,更加『渴望心中富有』,這是社會成熟的表現」,需要的回應方法是對話而非對抗,否則「任由爭拗持續下去,香港的發展勢必陷入泥沼」。這番說話,也給拿來與梁振英一月《施政報告》抨擊《學苑》民族自決論來比對高下。

曾俊華的話,其實不是什麼高深大道理,甚至可說「阿媽係女人」。早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出席農曆新年許願祈福時寫上「政通人和」的願望。這些過往不少人也說了,亦就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只是這些顯淺易見的道理,近年已變得難能可貴了。

說到底,是因為近年政府高層與北京對香港的手法漸趨強硬,政治鬥爭重於一切,所謂「有商有量」不過是空洞的口號,社會氣氛已令人愈來愈感到窒息。眼見社會愈來愈多似是而非、以謾罵當真理、以「愛」字包裝的暴力社團、只見語言暴力、肢體碰撞的情況,令人對香港的前景感到憂慮,甚至看不到香港的未來出路。結果,政府高官與一眾建制派人物只要稍為說點接近人之常情的話,便能輕易獲得掌聲。

或許,有政府官員、北京、建制派人士認為,過往就是過於縱容港人,可是仍得不到「好回報」;又有意見認為,泛民既不願對話只願對抗,政府如何與對方作有意義的對話;甚至有說法認為港人過於受西方影響而不夠愛國。

不過,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正如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兼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近日在港澳研究會的期刊上發表文章所言,不少年輕人對殖民地看得正面,除了嚮往民主外,另一原因是他們的成長過程是在英國人懷柔統治達到高峰的時候。根據英國的解密檔案,英國政府在香港前途談判開展前,已認定要贏取香港民心的重要。中國內地以往也擅於統戰,八十年代、在前途談判與《基本法》起草之時,便已積極統戰不同意見人士。

可是,一切俱往矣。歷史告訴大家,只管敵我矛盾、採取寧左勿右的話,社會只會愈來愈走向撕裂,難有共識,遑論如何管治下去。只是,如今政治大勢如此,港人只能站在一旁,無力扭轉乾坤。曾俊華的平常道理,居然贏得掌聲,想深一層,足以反映香港的情況是如何叫人感到悲哀!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