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月30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香港學校制度的特點

前兩周談到香港學校制度的來源與演化,可以由此透視香港學校制度的特點。香港在很早就向教會學校提供資助,因此沒有讓最好的學校獨立於公立學校體系,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發展途徑。

在1980年代,世界各地都有關於學校「私營化」的討論,其中一個關鍵的論題,是如何保持學生受到公帑的支持,而又可以脫離政府管理的桎梏;走得最極端的,是Milton Friedman提倡的「學券」,即把公帑直接送到學生和家長手上,讓他們有選擇的權利,「購買」教育,從而讓公帑產生市場機制。但是學券的弱點,是須要假設學校體系是一個完全市場:不受歡迎的學校可以關門,受歡迎的學校可以無限擴充。這種「理想」的學校「市場」,從來沒有出現過。

「公帑支援」與「公共管理」

之後,各國都有不同程度的私營化政策,都是在於解決「公帑支持」與「政府管理」這個矛盾。記得1980年代中期,荷蘭改革學校制度,政府維持教育經費的供給,但是向學校放權,稱為「私營化」,其實只是香港「資助學校」模式的雛形。

這種學校制度「公」「私」矛盾的解決,近年最顯著的莫如美國的「合約學校」(Chartered School),由政府供應經費,由家長或者團體與政府訂下契約,根據契約辦學;辦學成果不符契約要求的,政府可以終止合約,關閉學校。近二十年來,「合約學校」在美國各個州命運不一,毀譽互見,但是逐漸成為主流,亞利桑拿州就已經把全學校轉為「合約學校」。

「合約學校」的模式,與香港的資助學校的模式,有其基本的分別。合約學校模式,政府與學校之間是「合約關係」,等於是政府委託學校當局辦學,學校替政府打工,政府有權鞭策學校,因此合約學校一般要面對政府非常繁複的指標體系的監督(雖則各州情況各異),而關閉合約學校的事件時有所聞。

「合約關係」與「夥伴關係」

香港的「資助學校」模式,政府與學校是「夥伴關係」,辦學團體是同盟軍,學校拿了公帑,按照《資助則例》辦事,但同時,政府也是支持團體的志願辦學。開始的時候,補助學校的自主權是很大的,政府的功能,集中在全系統的建設,對於個別學校很少干預。1970年代大規模發展資助學校以後,基本上仍然是這種形態,雖然不同時代,政府對於學校的干預,程度很不一樣。由於這個原因,香港學校的靈活空間比較大,因而學校比較多元化,個別學校的「個性」比較突出。

大致來說,美國的模式,政府管得嚴,因此個別學校的主動性不容易發揮,尤其是近年把學校教育的目標收窄為「讀、寫、算、科」的測驗成績,學校自主的空間就愈來愈小(當然也是各州各異)。香港的模式,強點是學校的活力容易發揮,因此造就了「校本」的發展模式,舉凡宗旨、行政、課程、教學、學風、以至畢業生的風格,都很不一樣。這是許多外國人來看香港的學校,印象最深刻的;也可以說,香港的學校體系的運作模式,發揮了基層活力,是動員了基層教師的千軍萬馬,打這場「教育仗」,有她先進的一面。

香港模式的弱點,是政府不容易掌握全系統的調整。比如說,學校之間橫向的多元,同時也帶來學校之間素質的差異,這就不是學校自己可以調節的,須要政府的調整。在這方面香港做得比較少,前幾年學齡人口下降、學校過剩,政府採取的只是息事寧人的做法,失去了去蕪存菁的機會。

從傳統「管」的角度看,香港的學校系統,好像很鬆懈,因此會覺得要管得嚴一些,但是從現代的機構管治來看,政府需要的是複雜得多的協調概念與運作;不然,政府扮演大管家,把一切都管起來,就會像美國一樣,靠鞭策教師度日,扼殺了基層的動力,失去了千軍萬馬的同盟軍,結果是政府獨自面對愈來愈複雜的教育任務。

香港學校的這種自主空間,與校內的自由氣氛,是同一學校形態的反映。香港人自己也許不覺得:相對許多同樣的、深受科舉影響的社會來說,教師自主與學生的學習自主空間,應該算是非常強。

香港的補助學校辦學模式,其貢獻也許在於在嚴重的應試文化之中,仍然可以創造空間,培養學生的個性,着意釋放學生的潛能,因而養成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補助學校豐富的課外活動,開闊學生的學習經歷,關鍵是在鍛煉學生的自治能力。近年有不少有關香港補助學校的學術研究,明顯地發現這些學校之中,都有相當強的傳統,讓學生在學校的課外生活中,有充分的自主空間。學生從小就在學校裏面,以主人翁的身份組織自己的生活;他們從小就有很多機會去獨立決策、排難、解紛,應對種種並不來自書本的挑戰。因此,這些學校的畢業生,相當多成為社會的領導人物,而不論其領域與政治立場。

其實,1950至60年代香港的中文學校,不論左派、右派,都有相當強的學生自治傳統;可惜他們的畢業生大都往內地或者台灣升學,在香港社會中冒頭的不多。學校裏面保持着豐盛的課外生活,而又保存着強調「德育」的文化傳統,可以說是香港學校的基本特色。也可以說是中西合璧,相容了中國與英國教育傳統的優勢。

「普及教育」與「精英教育」

於是出現了有異於其他地方的學校教育現象:一方面普及了中小學教育,但是另一方面,整個體系還保存着濃郁的不懈追求卓越的所謂「精英」精神。強迫教育在1979年實施以後,不斷有言論詬病香港教育所謂「精英主義」,但是經過時間的考驗,又似乎應該慶幸香港的學校沒有墮入普及教育以後經常出現的「平庸主義」的陷阱。

普及基礎教育,是全球性的運動,基本上是以經濟考慮為出發點:盡量把孩子們送進學校(「入學率」),盡快讓他們在學校裏完成知識與技能的加工和增值(「教育的內部效率」),讓他們具備必要的生產力(「教育的外部效率」),然後把他們送進勞動力市場。龐大的全民學校體系,沒有培養個人卓越的功能。

當社會形態逐漸步入新的時代,當經濟生活已經顯得不再穩定與可測,純粹考慮勞動力的需求,不給予個人足夠的自為能力,已經不足以成就一個成功的社會。從這個角度看,香港的教育體系,有其特殊的、先進的、值得珍惜與發揚的優勢;也是香港教育在海外矚目的原因;雖則我們在體系裏面生活的,還會有許許多多的不滿與埋怨。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