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2月10日

社評

沙地發炮美國「晒冷」 鱷魚老襯還看底牌

論二○一四年市場大事,不能不提油價於半年內暴瀉四成。上月底,油國組織會後拒絕減產,事前半數以上分析師聲稱對結果「心裏有數」,惟消息作實後,油價應聲劇挫一成,至今跌勢未止。在非金融/經濟動盪時期,油價對油組並不令人意外的決定反應如此強烈,難怪有人形容這是三個標準差以外的「黑天鵝事件」。

油價江河日下固然出人意表,但油市新形勢如何影響全球經濟、投資者在新格局下怎樣因勢利導,才是名副其實的「萬億元問題」(Trillion-dollar Question)。我們認為,應分兩個層次「拆局」,其一針對產油國與耗油國之間的財富轉移;其二着眼產油國跟產油國的生死博弈。

第一點較易評估。今夏以來,油價每桶下滑四十美元,隨着逾萬億美元財富從產油國轉移至耗油國,環球經濟受惠不在話下。上周,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和紐約聯儲銀行總裁杜特利不約而同強調,油價下跌對刺激消費大大有利,足以蓋過低油價令通脹更難達標的負面影響。由此可見,在決策者眼中,油價下滑利多於弊。

中國、印度以至歐羅區股市最近大吹暖風,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作為能源進口大國,今年股市回報傲視全球的中印,對油價下跌斷無不歡迎之理。即使飽受通縮陰影困擾的歐羅區,原應添煩添亂的低油價,亦大有可能反過來成為歐洲央行深化量寬的最佳藉口,替行長德拉吉送上購買國債的「東風」。

產油國跟產油國之間博弈,牽涉的因素複雜得多,投資者根據不同觀點押注「勝算」較高的一方,形成油國有油國惡鬥、投資者有投資者對賭的局面。

當今油市三大勢力——沙地阿拉伯、美國和俄羅斯——產量俱在每天一千萬桶上下。然而,沙地、俄國乃傳統產油大國,美國於過去幾年始重拾產油強國地位。拜頁岩革命所賜,美國二○一○年至今合共完成二萬口新油井的鑽探,十倍於沙地數量,帶動美國油產增至每天九百萬桶水平,較沙地只低一百萬桶。按此勢頭,二○一四年未完,美國已能取代沙地,成為全球第一產油國。

沙地阿拉伯堅拒減產,明刀明槍搶奪美國市場,予人仗着成本優勢有恃無恐之感。在兩虎相爭中身不由己的俄羅斯(早前有說美國與沙地合謀推低油價懲罰俄國,如今看來已不攻自破),同樣不甘示弱,揚言六十美元油價「未驚過」。

首當其衝的美國油商,對外展現的姿態比俄羅斯更「從容」,在頁岩革命中極速冒起的上市油企EOG Resources,最近向傳媒放風,指油價即使跌至每桶四十美元,EOG仍有利可圖。

另一邊廂,近期成為新聞人物、被法庭下令向前妻支付十億美元和解費的Continental Resources行政總裁哈姆(Harold Hamm),索性跟沙地「晒冷」,上月高調宣布取消所有對沖安排,以彰顯對油價重納升軌的信心。

美國油商手上的王牌,乃不斷演進改良的水力壓裂法(hydraulic fracturing)。過去一年,通過此法採油的平均成本,從每桶七十美元降至五十七美元。EOG執業界牛耳,該公司揚言油價跌至四十美元仍能賺錢,顯非虛張聲勢。生意人萬事錢行先,哈姆取消對沖,又豈會是一時意氣?科技發展不會停頓下來,美國油商抗衡油價下跌的本錢,也許真的超乎沙地阿拉伯想像。

更重要的是,油價低迷令美國解除長達四十年的原油出口禁令振振有辭,一旦成事,沙地在亞洲既要應付俄羅斯這個老對手,今後還得面對美國這個新勁敵的挑戰。沙地對準美國發炮,難保不會「鱷魚」變「老襯」,搶佔北美市場落空之餘,在亞洲反遭美俄兩大產油國夾擊。

足以亂大局的,是美國油商為應付資本開支積累巨債,頁岩油企近年在垃圾(高息)債市佔比激增,財政狀況卻良莠不齊,油價急挫若迫使部分公司違約,能源業融資難度大增固不待言,企債以至美股,恐怕亦無法獨善其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