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7月30日

黎則奮 政治經濟學

中共對佔中怕得要死的底因


很多香港人至今可能仍然大惑不解,對於一個由手無寸鐵的書生倡議、至今仍然沒有具體落實日期的佔中行動,中共何以那麼煞有介事,要獅子搏兔,用上前所未見的雷霆萬鈞之力,也非要置其於死地不可?


中共和土共的官方解說,就是說者自己也不相信的所謂「外國勢力和外部勢力已經介入香港事務」,事關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原則問題,所以中共不惜一切代價,亦要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寸土必爭,絕不讓步。

有些讀壞書的知識分子還要無限上綱上線,扯到全球強國的資源爭奪和權力平衡,以及中國在習近平新政下的國際戰略部署問題。背後的邏輯和政治訊息簡單得很,就是要顧全大局,局部利益必須服從全局利益。

言下之意,香港只是小問題,港人應該為國家着想,不要那麼大香港主義心態;民主是好東西,但不是西方國家獨有,而很多西方實行民主政制的國家和地區都搞得一團糟,所以沒有所謂國際標準。總之,中央是支持香港發展經濟的,真誠願意在香港實行普選,但這一切都是中央給港人的,給多少就給多少,亦可隨時收回。

這些用「民族主義」和「愛國思想」包裝的似是而非假大空廢話,我們聽了超過大半個世紀,甚至今天在垂暮之年仍積極奮筆批判中共的李怡,在《七十年代》擔當統戰海外知識分子大旗手的時候,也曾以世界三分天下(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理論,自欺欺人地游說知識分子支持第三世界的中國,團結第二世界國家(包括統治香港殖民地的英國),反對兩霸(美帝和蘇修),企圖消滅戰後新生代反殖民主義的力量。

不過,歷史的實際發展經驗已經充分證明,中國再非昔日吳下阿蒙、一窮二白的第三世界國家,而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的超級強國,以其經濟和軍事力量而言,只會有侵略人家的本錢,絕不虞遭到所謂帝國主義欺凌的出現。

對港人來說,愛國已是錦上添花,再非雪中送炭,何況中港關係從來都是功利主義的互惠互利;大陸解放後,毛澤東、周恩來對香港政策制訂的「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針根本沒有改變,只是在不同時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而已。

再說,「民族主義」和「愛國思想」連在大陸也沒有市場。如果中共是愛國的話,又那麼敵視外國勢力和外部勢力,就不會自投羅網,自領導人以下,各級大小權貴官僚的子女、家眷和主要資產均悉數流放在外國;如果中共是那麼重視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早已揮軍奪回釣魚台和南沙群島主權,更不會簽訂條約,把接壤中俄邊境的過百萬平方公里國土拱手讓予俄羅斯了。

因此,不必引經據典,單憑常識判斷,中共和土共就當前香港政局砌詞造說的論述都是言不由衷,並非真實的理由。

真實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權貴官僚資本要確保在港的經濟利益百分之一百安全,而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誰掌握最終話事權,誰就主宰了一切。憲制上,特區行政長官掌握的權力其實比殖民地時期的總督更大,且由於缺乏民主傳統、宗主國委任、《皇室訓令》和《英皇制誥》的制約,行政長官一旦落入擅於謀略的野心家手上,隨時可以反過來脅迫中央。

說得白一點,只要特首指令廉政公署拘查官二代和紅二代在港的貪腐行為,便可反客為主,反制中央領導的操控。明乎此,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最終管治權力,絕對不能落入外人手中,只能由中央絕對信任的人(冠冕堂皇的說法,就是所謂「愛港愛國」人士)執掌。

只要算算中共在港已知可見的利益,便會明白為何中共對佔中行動怕得要死,不惜一切和不擇手段都要徹底擊破,因為佔中一旦成功,未來特首選舉便會出現不可預計的變數,政治風險將大大提高。

根據金管局今年7月14日的公告,至去年底本港銀行系統對中國大陸「非金融機構」的貸款,已由2006年佔不到總貸款的10%,大幅飆升至最新的56%,高達25890億元,「中國風險」佔了銀行總貸款的19%,說明香港已成為大陸各類企業的提款機。

股市方面,單計中資紅籌和國企,大約已佔香港股市總市值四成,連同各種各類大陸資金持有的上市公司,說佔總市值六成,也並不為過;以現時總市值約23.8萬億元計,即等於14萬億元。

根據港交所公布的資料,中國機構投資者在現貨市場交易的資金,由2003至2013年十年中,所佔比例亦由7%大幅增加至11%,還未計及個別大戶的投資活動,顯示香港已成為大陸資金在香港進行股權融資的主要市場。換言之,香港股市根本就是中資另一個予取予攜的提款機。

至於隱藏在房地產的權貴官僚資本價值,更不可估量,肯定數十萬億計。

事實充分說明,中國權貴官僚資本需要香港,遠遠大於香港需要中國。中環就是他們的死穴,一旦風吹草動,豈能不動搖根本?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