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3月21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中文認字不始於筆劃


上兩周談到學習科學的發現,學習語言其實遠遠超過語音。學會語言的過程,也是理解語言所代表的意義,因此語言的學習,涉及的就遠遠超過能夠講話,而是發展了大腦理解、分析、綜合等等的機能。孩子「聽懂了」、「能講了」,表面上是語言學習,實際上學到的遠遠超過語言。假如這個理解成立的話,那麼,學習語言有關的許多問題,也許值得用全新的角度來審視一下。


首先,學習是一個總體的過程,或者說是全方位的過程。在前兩周的學習科學會議,有人提到那些是「正規學習」(例如課內),那些是「非正規學習」(例如課外),但是其實課內課外完全是人為的劃分。是因為我們看中了讀、寫、算,需要有系統地教與學,因此成為了「課內」;人的態度、價值、情感,於是成為了「課外」。

語言學習的全方位性質

其實,即使課內的學習──讀、寫、算──學生也在作道德、價值、情感的學習;同理,在課外的活動過程中,也有很多語言與計算的因素,不過不是按照課程的安排發生而已。一名學生,任何時候,他的學習都是全方位的。表面是在學習一樣東西,對大腦發展的影響卻是多方面的。

最為人熟知的當然是嬰兒對媽媽的認識。嬰兒感到媽媽親,有胚胎時期的溫度、濕度、聲音、脈搏、氣味,等等。如上周所述,學習語言,其實是全方位學習的一個部分。分拆開來,變成語音、語法、語義等等,是研究語言學的必要分析性分類,但卻不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不是分析性的,而是總體性的。

再舉兩個例子。外國人學講普通話,一般認為最難的是聲調。「媽、麻、馬、罵」,很多外國人覺得四個聲沒有分別。大學裏有個研究團隊,卻發現:在句子裏面,在說話表達的脈絡裏面,外國人是完全可以發出不同的「聲」的。不信,請試試你周圍的外國朋友:「媽媽」(其實發聲是「媽罵」),他們完全可以準確模仿;「麻煩」(他們不會念成「媽煩」)。證明他們是有辨別聲調的能力的。但是,假如他們經過所謂「正規」的訓練,硬要他們抽空地去分辨四聲,他們馬上就會用分析性的習慣,腦子裏面努力去想「這是四聲哪個聲?」就反而容易混淆。

與生活有關認字可很快

最近認識一位博士生,他發現,大腦認字的功能,與認人臉的功能極為相似。認人臉,是總體的,不是分析性的;也就是說,不是「眼、耳、口、鼻」分開來認了,然後拼湊的;一塊臉,就是一塊臉。認字,其實也一樣。我們認字,其實不是一筆一橫去細辨的(除非是非常接近的,如「辯」與「辨」)。我們看書法,看各種字體,也是認其大概(例如看草書)。讀一篇文章,更是不可能一筆一橫去認字,而是一句一句地讀,因此可以讀得很快。

按照這個道理,孩子認字,完全可以比寫字快得多。他們不需要一筆一橫地認,而是首先總體地認。寫字,則是另外的一種過程,那是需要一筆一橫的。把寫字與認字同步進行,甚至抽空了字義去「練字」,其實是事倍功半。香港很多幼兒學字,要他們從筆劃少的字開始,「丁」、「川」、「士」,與他們的實際生活,距離很遠;學了等於沒學;其實是沒有根據的。即使是筆劃多的字,如「警察」、「爸爸」、「讀書」……,只要是與他們生活有關的,可以認得很快。認了字,把字與現實結成了關係,大腦裏面有了字彙,也就是讓字有了意義,才會有寫字的動機甚至衝動,那是另外一個過程。

這對於外國人學漢字,更是至關重要。老實說,絕大部分的外國人,有時候即使是漢學家,他們能看通中文,甚至讀通古漢語;但是能夠寫中文的是少數,能夠用手寫中文字的,更加是極少數(現在能寫的,很多是用電腦拼音,一大躍進)。對於外國人學中文,假如我們集中讓他們總體性地學漢字;也就是一個一個漢字去學,而且是在句子裏面去學,他們可以很快掌握。要是要他們一筆一橫地學,就會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很少的字。但是現在坊間的教外國人漢字的書,十居其九,是由筆劃開始的。

把科學分析的過程,分析性的思維,誤作為學習的過程與思維,也許是為孩子編排學習過程的一個通病。在近年的學習理論中,有implicit learning與explicit learning的對比,也是這個道理,不過較多用於動作學習,如運動、舞蹈、復康、言語糾正。不是把運動員、舞蹈員的動作,切成無數小動作;這是他們無法掌握的。相反,要是讓他們有了動作的總體概念,他們的大腦會指揮肢體。

學漢字,就得要整個整個漢字學,而且不是孤立、抽空地學,而是有前後文地學。從學習科學來說,這樣才算是順應了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大腦認字的過程。

學習科學衝擊教學習慣

如此類推,有些常常出現的教學上的爭議,也許會另有看法。比如說,學普通話,是否應該把學拼音放在第一位?有些地方,要求孩子在碰漢字之前,首先要學會拼音,而且要非常準確地發好每一個音。也就是,要孩子發好「無字之音」。這是根據什麼學習的原理?有些學校堅持小學低年級要用有拼音注音的中文課本,結果很多孩子就只看拼音,不看漢字。這好像是與學習漢字的過程在唱對台戲。

另外一個更加大的議論,是繁體字與簡體字之爭。簡體字,出現在1950年代,似乎完全是為了減少筆劃,減少普羅大眾學漢字的困難。這是一個很體貼的方向。但是回顧起來,有些字,例如「后」,古代就是「後」,簡化無妨;有些字,如「廣」簡化為「广」,省了筆劃,卻失去了字的結構。簡筆劃與打破漢字的結構,需要計算一下,得到什麼?失去什麼?假如我們的下一代,通通看不懂中國1949年以前的文字,豈非有割斷歷史之虞?

漢字簡化,會不會是「好心做壞事」的一例。毛澤東當年還說過:「要走文字羅馬化的世界趨勢」(大意如此)。真箇如此,則漢語拼音就不再只是發音的輔助工具,而是未來代替漢字的文字。人類對於語言的認識,對於漢語與漢字的認識,都好像說明了事情絕對不是那麼簡單。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