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9日

丁望 思維漫步

八九請願情未了 記憶不會被磨滅

北宋文豪蘇東坡(1037-1101)謂:「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喜雨亭記〉)。

今有悲戚,亦以名物,例如香港維園6月4日的燭光晚會(1990-2019),以燭光表示不忘八九請願(又稱六四事件、北京學潮、第二次天安門事件)。

近兩年燭光晚會被禁,許多人有失落感,但仍以各自的方式點亮燭光,以示未了之情。今年接受街頭訪問的年輕人直言:仍會以燭光悼念六四亡魄。

最難得的,有一兩家報紙或電視台,以不小的篇幅報道、評論今年六四的日與夜;以新聞專業經驗,回應市民的知情權。

悼念胡耀邦 和平有秩序

八九請願是民間活動,由悼念胡耀邦(1915-1989.4.15)演化而來。

胡氏是極有魄力的改革家。近日胡耀邦史料信息網的紀念文章,稱許他44年前(1978)提出「實踐檢驗」說。

在清除毛文革(1966-1976)禍害和推動改革中,胡氏的「實踐檢驗」說確是揭開改革序幕的標誌。

他從毛僵化教條中解脫,從實際出發變通毛的決定、指示入手,逐步糾正「左的20年」之錯;遏制造神的個人崇拜,主張建立權力的制度約束。

在「實踐說」出台前後,他平反了大量政治冤案,糾正「黑五類」政策之偏失,支持萬里、趙紫陽等地方大員試行農村包產到戶,解救農民的飢餓;後來,又推動下鄉知青回城就業、開放城鄉個體商戶經營、城市國企改革等。

1987年1月,他受冤下台。1989年4月病故後,北京學生和市民自發在天安門廣場悼念他,請求官方平反,給他公正的評價。請願者沒有拿捏「行止有度」的分際,未在趙紫陽苦勸下退場,以致遭到武力清場。據人大相關的文獻記錄,在整個事件有200多人喪命、3000人受傷。

大體而言,八九請願一直保持理性、有序,並無暴力混亂。官方即使要強制清場,也有較佳選項如強制護送離場。未啟用水炮、催淚劑就開槍,引起廣泛的爭議。

香港的燭光晚會之持續舉行,主因是八九請願是為胡耀邦尋求公道,進而理性地表達對自由、民主、法治的願景,並非製造社會動亂;對反官倒和反腐敗,許多人亦認同。更重要的,是他們富同情心,惋惜失去生命者。

燭光情意結 是擇善固執

這兩年的6月4日,港人進不了維園,也不可能有公眾的悼念儀式,但仍有零散的亮燭、獻花。接受媒體街頭訪問者,從年長者到年輕人都坦率道出悼念亡魂之情。

這種擇善固執,不是刻意與官方過不去。本欄解讀其因素,以二個「實」概括。

一是事實。他們或是八九請願場景的「見證者」,或是了解相關事實,或是從長輩、師友的敘事中獲悉事件輪廓,因而有尊重事實的取向。

二是踏實。每年一次的維園燭光晚會,成為社會關注的活動,加深了不少人對歷史事件(八九請願)的認知、對六四亡魂的同情,每到6月4日點燭悼念,才有「踏實」之感,算是對歷史事件盡一份關懷之心,對不幸者盡一份悼念之情,對自由和生命價值爭一份表達的空間。這種踏實感的背後,是文明熏陶下的人文關懷,是對生命價值的珍視。

新聞報道或歷史研究的價值,在於尊重事實,了解事實,探索真相,理性分析。社會管治者對於歷史和社會事件,亦必須尊重事實。基於政治需要而扭曲事實,並不能清除人們對事實的記憶。

八九請願是複雜的社會事件,應有理性討論理清脈絡的空間,一言定案或「忘記那件事」的訓詞,很難使人信服。

以1976年的第一次天安門事件為例。當時毛侄子傳出「最高指示」,由悼念周恩來引發的天安門集會,是「反革命事件」,「總後台」是鄧小平。

這是不符合事實的嫁禍。集會只是悼念周恩來,並觸及毛文革的極左之禍,並無「顛覆」一類的「反革命」活動。鄧小平早在周病故前被撤職(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也遭軟禁,哪有策動「反革命事件」的職權和能量?如非江青集團垮台,此冤案不知何時才能平反。

記憶在疊印 思考力不滅

許多人每年參加燭光晚會,就是心有「千千結」。他們覺得對胡耀邦、對無辜亡魂要「還一個公道」,還能發聲的人應表達一點心意。

社會管治者要人們忘記歷史事件,要消除燭光的情意結,說易行難。

刻印在記憶屏幕的歷史事件、社會敘事,是抹不掉的「存在」。記憶往往在不斷「疊印」,透過口述、日記、電郵、影畫等方式,持續傳播給他人,達致「複製記憶」的功效。

一宗受社會關注的歷史事件,不僅有個人記憶的「疊印」,還有當事人和旁觀者的回憶錄一類出版物、解密檔案的局部開放,官方總難瞞住真相、達致「統一輿論」和「一致結論」。這也正是洗掉人們記憶的難處。

除了記憶的「疊印」,人的思考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社會變遷中,利益、常識、思考力的差異,往往導致族群的分化。許多人成為盲從者,不少人則有「人是自主個體」的認知,保持個體自主思考的執著,形成關注社會脈動的思考群。他們對探索真相的好奇心或耐性比較強,是與非的思辨能力又比較高,因而更能「拒絕遺忘」、「守護真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