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14日

劉健宇

因材施教摒棄一試定生死──教改倡議(一)

香港最近一次教育改革始於20年前,被教育學者形容為香港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牽涉面最闊的一次,由教育目標、學科組合與考試方式的轉變,以至引進新學科及更新教學法等。

從現況看來,當時的教改取得一定成效,但亦製造和加劇了一些老問題。面對世界形勢與社會發展的瞬息萬變,新一屆政府實須盡快啟動新一輪教改,為下一代的教育及早規劃。

教育統籌委員會(統稱教育當局)早於2000年確立教育目標,翌年正式展開以「學會學習」為主線的課程改革;至2004年提出高中及大學學制改革,並於2009年正式實施新高中課程。

新學制原定總課時不少於2700小時,但2013年在新高中課程及評核檢討教師大會上,有校長代表指出,若減去學校日常的考試和活動日,3年新高中課程實際只有1900至2100課時──課程發展議會於2013年發表《新學制檢討進展報告》,下調總課時至2400小時(上下差異達200小時),多個科目的校本評核亦被精簡或取消,某程度反映教育當局在教改時並未掌握學校運作及師生學與教情況。然而,就算課時陸續減少,課後及假期補課,以至取消課外活動而補課的情況,依然在學校發生。

除了課時設計失誤外,「校本評估」亦與教改原意差距甚遠。校本評估旨在以持續評估協助學生於過程中學習,同時減少公開考試的壓力,但校本評核佔分卻遠低於公開試的總結性評估。

宜全面採用國際學校課程

新高中學制初期學生須提交中文、英文及通識教育科3個核心科目的校本評估報告,加上1至3個選修科目的校本評估報告,學生需同時應付4至6個校本評估的課業,但師生均質疑「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現在校本評估大幅減少的情況,除了反映當時設計失當,亦讓校本評核的初心胎死腹中。

此外,教改原本讓學生在4個核心科目以外(即中英數通),能選擇2至3個選修科,藉此讓學生擺脫過去單純「文科生」、「理科生」學習不全面的問題。但不少學校礙於資源及行政安排,除了通常開設「較大路」的科目,如物理、生物、化學、中國歷史、歷史、企會財及經濟外,有些科目亦會在同一節時間上課,即學生在選修時不能選修同時上課的科目,限制了學生的選修組合。

而本地大學收生時除了「3322」外,普遍只要求考生提供一個選修科的成績,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為求「穩陣」,自然不會選擇兩個或以上的選修科;有些學生在中途發現自己在某一科目表現不佳,亦會毅然退修。教改原意是鼓勵學生打破學科壁壘,但現在明顯比過去更差。

2020年發表於中大《教育學報》的〈香港課改二十年的現狀與展望〉研究顯示,官方調查與視學報告俱反映「教師為本方法」(直接講授及提問形式)仍是最常用的教學方式,但有約三分之一教師已經常或頗常採用「以學生為本方法」──研究估計與公開試要求相關。

由於學校及教師均非常重視學生在公開試的表現,這個「指標」亦與教師以至學校的「績效表現」掛鈎,影響到有意報讀該校的家長、辦學團體與校董會的觀感。可見學校及教師均是「以結果為目標」地教學,改變「一試定生死」的考試文化,必須由根本入手。

上次教改的原意是減少考試帶來的壓力,但這一關鍵因素明顯並未克服。反觀新加坡教育部已於2019年取消小三、小五、中一及中三的期中考試,並限制其他考試的次數,亦不會提供呈現學生名次的學術指標;近日在新加坡國會會議上,教育部長陳振聲表示2023年將取消所有中小學的期中試。不過,新加坡的公開試依然存在,只是將應用於期中考試的課時改為有趣、有益的學與教活動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當年教改的重要人物以至現屆司局長的子女,有不少就讀於國際學校──香港的國際學校近年愈開愈多,這個現象反映由香港的教育當局、政府高層,以至香港上流、中產人士均認可國際學校的學與教表現。

這些學校往往以英國的「劍橋國際學校課程」與國際文憑組織的「IB」為主,後者又佔多數。IB除了在一般課堂上採取「以學生為本方法」外,評估亦同時重視總結性及進展性;以結果而言,2021年全球17萬考生中,共有1155人考獲滿分45分,香港便有130名(約佔11%),可見香港的IB教學在國際表現極為優秀。

現時新加坡的學校制度依然與「劍橋國際學校課程」保持聯繫,為了保持與國際接軌及社會領先,香港亦可考慮在本地全面採用國際學校的課程。

當年外行領導內行失算多

上次教改亦有一個較多人忽略的問題,即以政務官與外行「公職王」為教改骨幹,兩者對於教育政策的理解與關注,與教育界人士出入頗大,從當年他們對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解,以至一般學校運作與教學情況(學校實際課時,及師生應付校本評估的承受力),均反映「外行領導內行」的弊端,而這個結構亦未能有效吸納前線教師的觀點。新一輪教改必須以「循證決策」(evidence-based policy making)為本,並由教育學者及資深校長等領導。

香港新一輪教改,將上承「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即國家對全國規劃的高瞻遠矚,下開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次教改由開始至第一屆新高中考生的出現,歷時超過10年;假如2023年開始檢討,至第一屆考生出現須等至2035年。假如至2035年又因今日規劃失當而「誤人子弟」,除了是人才培養的浪費,亦對香港在國家及世界的地位有着極大影響,不利香港與其他城市的競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