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6日

洪為民

解決青年問題 也需固本培元

剛過去的星期三是五四青年節,香港的青年問題,一直牽動着很多人的心。特首候選人李家超在其政綱中,特別設有「關愛社會、青年發展」一章,全力推動各階層青年向上流動,對幫助本港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等問題,十分重視。他在政綱裏提出的方法,吸納了很多有識之士過去不斷提出的建議,可以說是對症下藥。但是香港青年問題沉痾已久,除了開藥治病,也需固本培元,讓我們的年輕人擁有更好的可僱性(Employability)。筆者認為,應該大力全面推進職業教育和設立應用型大學,讓不願、不能、不適合就讀研究性大學的年輕人,有一技之長,可以另闢一番天地。

本港大學「重學術、輕應用」

過去數十年間,香港的高等教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院校和學位數目的增加,令香港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過渡至大眾化階段。近20年來,隨着香港高等教育持續擴張,今天適齡年輕人入讀香港政府資助大學的比例約為26%,連同自資高等院校計算在內,共有48%的適齡年輕人修讀香港本地高等教育課程。雖然適齡中學生有更多機會進入大學教育,但大學畢業生已不再是「天之驕子」,在就業市場上亦已沒有明顯的優勢,往往出現「畢業就失業」的窘況。同時職業教育主要由職業訓練局負責,學生人數眾多,但其中很多畢業後並不是直接進入職場,而是再考入八大就讀三年級,或者自費讀銜接學士課程。但是自費銜接學士課程由於經費有限,主流是工商管理和市場科,很少是科技工程方面的。讀完銜接學士的學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很難找到學以致用的工作,往往只能做營業員,或者和IVE畢業生爭工作。社會對於這些「IVE仔」仍然有歧視,很多人仍然認為唯有入讀大學,才有更好的向上流動機會,甚至是踏足社會的入場券。

而且,在本港的大學「重學術、輕應用」情況嚴重,絕大多數學位是學術型學位,只有小部分自資院校開設有應用型學位,所佔比例不到17%。然而,根據《2018人才短缺調查》報告,有76%僱主表示對物色合適的應用型技能人才感到困難。要改變現狀,新特首須考慮推動香港各大專院校因應社會不斷轉變的需求迅速應變,進行大力改革,推動個別研究型大學轉變成為應用型大學,以此提高本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以及為香港勞動人口以至社會大眾提供各類持續及專業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機會,也能對提高香港的人力資源質素起關鍵作用。

本港至今仍沒有專門的應用型大學。應用型大學的出現與發展始於近代歐美國家,十九世紀中後期,為回應產業結構轉型和新興階級的教育需求,城市大學、專科大學、贈地學院等歐美應用型大學才得以出現。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促進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並實現高等教育從精英到大眾的轉型,歐洲國家出現以專業技術教育為主的新型應用型大學。

應用型大學在社會培育多元專業人才、促進經濟發展創新兩方面,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近年來不同國家都在推動其普及化,如另一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就在2009年起先後設立兩間應用學習大學,德國的應用型大學則為社會培育了近50%的資訊與企業經濟領域人才。

在「工業革命4.0」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科技日新月異,技術人才在持續創新的過程中將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應用型大學的畢業生在就業機會方面並不遜色,由於他們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更受企業歡迎。同時,「十四五規劃」提出香港要做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要加強創業文化產業,也需要在設計、廣告、媒體方面大量的應用型人才。

外國的應用型大學畢業生十分受寵,核心原因是這些大學廣設「三文治」課程(Sandwich Course),該課程分為三個階段,即理論學習階段、業界實習階段及理論學習階段,此課程的主要精神是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透過中間的企業實習階段,將所學的理論應用於實務經驗,並從中獲得驗證。由於用實務經驗,學生在畢業後到企業工作,「上手」非常快,因此非常受企業歡迎。事實上,筆者在35年前在理工學院(理工大學前身)就讀的時候,就有不少「三文治」課程,而且深受僱主和學生歡迎。但是後來香港工業北移和大學三改四後,這些課程已經幾乎絕跡。

美國應用型大學畢業生搶手

應用型大學另一個特徵是,建立許多交叉學科項目、課程,有助於青年人在創新、創意領域發揮潛能。例如,創立於1857年的美國聖荷西州立大學(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這所大學雖與同在舊金山灣區的世界頂級名校──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不同檔次,但卻被稱為「非名校中的名校」,這是因為矽谷中世界頂級高科技公司如蘋果、谷歌、雅虎、Facebook等,聘請了大量該校畢業生。

聖荷西州立大學的畢業生之所以搶手,是因為該大學幾乎每個學院中都有交叉性學科、課程或研究項目。以該校的社會科學學院為例,其中的經濟學系屬於經濟學門類,地理系屬於理學門類,政治科學系和社會科學系屬於法學門類,環境科學系屬於工學門類等,在同一個學院內表現出很強的學科交叉的特點。該校的學生長期在交叉學科的氛圍下學習,掌握的知識更加全面,應用和實踐能力更強,從而獲得了世界頂級高科技公司青睞。由於該校的畢業生不但就業率高、薪酬也高,目前吸引了3萬多名學生就讀。據我所知,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南沙的校區即將開學,就是只提供交叉學科課程而不提供傳統文理工商課程,不過暫時只推出研究生課程。

正如長年佔據美國公立大學排名首三位,世界排名首20位的美國密歇根大學前校長詹姆斯.杜德施塔特(James Duderstadt)所言,「如今,在學科前沿的人通常都是那些跨學科的人。新的思想經常會在學科碰撞的時候產生」。他還預言,未來大學的專業化將會降低,學科融合將是發展趨勢。通過一個現實或者虛擬的結構網絡的一體化,能夠提供學科之間橫向和縱向的結合。

同時要搞好職業教育,首先政府要帶頭為職業教育的畢業生確定他們的社會地位。全國人大常委會4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十七條,就特別提出「國家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與職業教育培訓學費、資歷以及其他學習成果的認證、累計和轉換機制,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學習成果融通,互認」。行政會議在2004年通過成立一個跨界別的資歷架構及相關的質素保證機制,至今近20年,雖然有不少可喜的進展,但是整個社會尤其是僱主,對於這個把職業教育,工作經驗和學習成果融通,互認、轉換和認證的制度並不了解,而且資歷架構至今也沒有涵蓋所有職業,更有甚者,是資歷架構無法成為銜接大學學士甚至碩士課程的資歷,始終被視為低人一等。

中學要加強職業教育元素

中學教育也需要加強職業教育元素。現在資助學校提供應用學習課程的費用。文憑試亦把應用學習課程的最高成績等級由原來的三級提升至四級。數間大學也由拒絕承認轉為接納應用學習科為選修科用作計算入學分數。然而,修讀應用學習科的學生卻沒有明顯增加,長期維持在高中生總數6%至7%之間。香港的資歷認可,只有中學文憑試(DSE)一個資歷。環觀全球,德國、英國,日本和中國內地等,都兼具學術資歷及應用資歷的評審。科技發達國如德國,對應用資歷的重視有甚於學術資歷。香港也應該急起直上,改革資歷架構,建立起一個中學應用學習課程─職業教育─應用型大學─應用型高等學位的完整階梯,讓青年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康莊大道。

因此,特首候選人李家超若然要如其在政綱所言,通過創造更佳的條件,幫助青年全面把握發展機會,筆者建議可積極建立職業資歷階梯,同時和國家的職業教育資格互認,幫助年輕人投入大灣區發展。同時在本港的高等院校中,尤其是自資院校中,挑選一至兩間院校轉型成為應用型大學,引進產業資源,鼓勵企業和行業跟大學合作,開設市場和學生均亟需有特色、高辨識度且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三文治」課程,一方面提升本港青年在就業、創業的競爭力,固本培元。另一方面,亦可通過推動應用型大學的發展,促進本港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從而推動香港進一步發展為區域教育樞紐。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全國人大代表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