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26日

愛野美奈子 文化論政

現實閉館 虛擬開館

第五波疫情襲港,已經有超過109萬港人感染,港大醫學院更估計,加上未呈報政府的個案,全港已有一半人口感染COVID-19,數字驚人。香港人口密集,政府冀減低感染風險,遂關閉眾多文化場域。兩年來,文化界正不斷重複經歷場地關閉、演出取消、藝術工作暫停。

然而,這些限制並沒減低市民對文化活動的渴求,有數據顯示,香港人對文化藝術活動的需求不減反增。但實際參與的情況如何?參與度如何?本文盼以視覺藝術活動為例,探討現況能否更臻完善。

疫情下博物館閉館是常事,但仍會調度資源滿足不能到訪的大眾嗎?視覺藝術在傳統上,非常依賴現場參與,「親睹名作的風采」是以往博物館常用的宣傳字眼,甚至是旅客來訪某座城市的目的,順帶來了可觀的收入。雖則香港的博物館大多由政府支撐,除了西九文化區的背景比較特殊外,大抵沒有財政壓力。倒閉的憂慮免卻了,卻不得不思考能帶給足不出戶的觀眾的,到底是什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歸納出幾類博物館在疫症期間能帶給觀眾的活動,主要包括一、使用已有資源(供人網上閱覽館藏、虛擬展覽等);二、網上直播或預錄文化活動;三、多使用社交媒體,如Facebook(fb)、Instagram(IG)、Twitter、YouTube等。香港的博物館,在這幾方面的表現如何呢?文化資源有被充分善用嗎?

以香港主要兩個視覺藝術博物館,香港博物館及M+為例,兩者都資源充足,館藏豐富。瀏覽網頁,前者館藏有超過1.7萬項,後者則有近1萬項。而介面上,前者主要以專題展覽的形式介紹一部分館藏,然而,在畫像質素卻頗有限制;後者則將所有藏品在目錄中供人瀏覽,並在畫像質素上呈現得更仔細。兩者都在網頁中大字標題,顯示「將閉館直至另行通知」。

在閉館之後,除了利用本來已設有的網頁供人瀏覽館藏外,兩館均利用fb及IG平台,各以Hashtag「#宅在藝術館」及「#足不出戶逛mplus」,將不同的內容推送出去。

其實兩個博物館的追蹤者(followers)也不少,香港藝術館fb和IG分別有約24萬及約50多萬人訂閱;M+的fb和IG則有分別約3.5萬及45萬多人追蹤,足以證明希望獲得博物館資訊者眾。

然而,對比追蹤者數目與近3個月各平台帖文的表現(兩者平均每2至4日發一帖),在fb平台,兩者表現最好的帖文皆在3月2日發布:慶賀香港藝術館成立60周年,有200多個讚好;M+推廣中國時裝界網上講座,有400多個讚好。

可惜,兩者的其餘帖文大多關於個別作品的鑑賞,讚好數目大約個位數目至60個之間,甚少有人留言分享,也可見fb帖文未必能因應社交媒體演算法,有效觸及追蹤者。同樣的帖文,在IG上卻表現相對出色,藝術館最多互動的是情人節的帖文,有約2000個讚好,其他普遍讚好的數目在200至500個左右;而M+則普遍有較多讚好,在500個以上。當中只有M+有利用IG宣傳網上活動,但帖文互動率低。兩者能因應社會狀況和節日,扼要介紹館藏。

在網上直播或預錄節目方面,兩者都有不少,然而在網上直播,近3個月來,只有M+在社交平台上推廣過網上講座,但當筆者嘗試登記一個3月尾的網上講座時,多次不能通過「我不是機械人」系統,無法登記令人遺憾。至於在香港藝術館的fb專頁,對上一次推廣的活動是在2020年12月,已經有整整一年三個月沒有利用fb或IG推廣活動。這能對應香港藝術發展局早前發表的「非實體形式參與藝術活動之調查簡報──視覺藝術」。

研究顯示,視覺藝術展覽的參與度由2018至19年度的14%下跌至疫情期間的11%;疫情閉館,致多項展覽活動因疫情取消,相信是參與下跌的主因。親身參觀者,亦由近半的45%減少至一成左右。只以線上方式參與的人數則由36%上升至近八成,可參與線上活動次數卻有跌幅,疫情前平均每年3次減少至2.4次。換言之,有兩個可能性,一是疫情間的網上活動比疫情前少,二是即使線上活動沒有減少,這群觀眾受其他因素(包括不知道有展覽)影響未能參與活動。

透過社交媒體線上展覽的參加者,由40%上升至63%;以特定官網接收資訊者,則由24%上升至39%。由增幅及所佔百分比率可見,觀眾主要是被動的,除非「好神心」會到博物館網站尋找資訊,否則都是習慣由社交媒體將展覽資訊「派」給他們。是故,兩個博物館縱使在網頁設計及資料上做得再出色,也必須要重新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交媒體,將線上的活動資訊(而不只是單一作品的鑑賞)帶給公眾。

4月21日博物館便要重開,但另邊廂又傳來病毒變種的消息,博物館必須更有策略更機動,讓自己的智慧及資源,在疫情期間都能惠及社會大眾。社交媒體的推廣模式要檢討以外,亦應為疫情下的網上活動定下指標,令市民能恒常找到可參與的活動。

筆者大膽建議,博物館及其他政府場地,在許可的環境下,即使在閉館期間也照樣布置及推廣展覽。坊間場地如畫廊其實也如常布展,部分預約開放。

這令整個創意產業鏈,從藝術家、策展人、行政、設計、裝置、場地管理、物料供應商等等,都能繼續運作。如此一來,由於「有事發生」,便藉此網上宣傳。即使疫情下未能參觀,但讓市民心中有了期待,安排措施放寬後第一時間去參觀,其次也不至於令整個業界沉寂,使難得培養出來的觀眾群因而流失。

文化視野不能因疫情頻頻打尖而亂了焦點,閉上的大門既限制不了藝術的發生,就讓大家看到門後的風景,才有力量在疫情中撐下去。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