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3日

李子衝 觀潮篇

不如開徵抗疫稅

陳茂波早前發表本屆政府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內容平平穩穩,對刺激經濟發展沒有多大新意。遇上抗疫高峰,很多篇幅闡述抗疫措施,逆周期承擔額超過1700億元,兩年來達到4600億元,包括今年再派「消費券」,總值664億元,其他林林總總的例行紓困措施如差餉、水費、電費等,希望人人有份,共渡時艱。

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財政預算案》。最大的爭議在立法禁止38類處所業主追討欠租,以及相關法律行動;完全違反私有產權制度及合約精神,為不想交租的商戶設保護罩,製造租霸,就算有能力交租的亦會拖拖拉拉,攫取利益。大家都明白,在艱苦時刻,有危機的商戶是需要幫助的,問題是誰應該被施加援手?

第一責任當然在政府,陳茂波以「做不到」為理由,拒絕承擔,把責任推到業主身上;並不是個個業主大富大貴,有些老弱靠剩下的舖位維持生計,亦有以物業按揭,無租收就無錢還,政府又把責任轉嫁銀行,呼籲銀行不要追討這些欠款,並向困難業主提供免息借貸,本來人欠我,變成我欠銀行,認真荒謬。

陳茂波甚至坦白承認,立法是針對大商戶,大業主,甘願破壞資本主義最核心的市場供求、私有產權和合約精神,不如在抗疫時期,開徵抗疫稅。特別在利得稅上增加一個百分點,有錢賺多付一點,總是較易接受。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經常呼籲業主減租,如今陳茂波以法例禁止追租,有點精人出口、笨人出手的味道。

「法例」還有尾巴,三個月,或者六個月期滿之後,租戶欠下半年租金,一次過清還變得百上加斤,更加無力償還,可能被迫結業,豈不是好心做壞事!有立法會議員提出政府幫助困難戶的租金,就如去年「保就業」,資助僱員一半薪酬,才真正為業界解決問題,政府又以「做不到」拒絕了。不過政府最起碼要為他們擔保貸款,不應這樣推來推去,轉嫁承擔,讓經營者能夠過關之餘,同時負起應有的責任,符合自由市場的規律。

其實特區成立以來,財政預算的角色已有所轉變,以往是闡述香港經濟理論的文件,觀察着大經濟的轉變,發揮自由市場的極至,承先啟後,探視香港的經濟脈搏;回歸之後,特別是梁振英政府,他把慣常10月份宣讀的《施政報告》改在1月發布,緊接着的是2月份《財政預算案》,相隔時間很短,變成只是《施政報告》的財務安排,跳不出行政長官施政的影子;過往兩份重要文件相差大約半年,有最新的經濟數據,去檢視並修定施政策略,獨立性較強,現在的重要性相對下降,雖然林鄭月娥政府回復10月發表《施政報告》,但是格局已定,難有大作為。

不過,這份《財政預算案》還是支援力度不足,林鄭在《施政報告》提及「經濟新動力」,要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一、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二、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三、提升國際貿易中心地位;可惜在預算案配套不多,沒有投入大幅資源強化香港這個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顯然特首和財爺未能衷誠合拍。

陳茂波這份預算案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沒有在預算案中,說明來年財政年度的結餘情況,屬於特區政府二十多年來的第一次,只在預算案補篇及附錄的5年中期預測中找到,知道來年赤字563億元。一般而言,預算案一定會交代去年年結,以及來年預測,今年如此安排,真是參不透玄機何在。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