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月19日

社評 社評

撲殺倉鼠僅治標 治本之道尋疫源

新冠肺炎疫情累及大批倉鼠被撲殺,同時出現棄養潮。銅鑼灣渣甸街寵物店Little Boss的二十三歲女售貨員確診Delta變種病毒,感染源頭不明,曾經光顧該寵物店的六十七歲女士也確診。由於店內倉鼠驗出病毒陽性反應,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宣布,署方檢取寵物店及其大埔太平工業中心動物倉庫的所有動物作新冠病毒檢測,然後「人道處理」。

此外,全港售賣倉鼠的寵物店必須暫時停業,店內倉鼠亦會全部檢測及撲殺,估計要處理的動物約二千隻,包括其他細小動物。梁肇輝又說,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及今年一月七日有兩批倉鼠從外地進口香港,漁護署強烈建議在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之後在香港任何地方購買倉鼠的市民,都把倉鼠交予漁護署「人道處理」。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之後購買倉鼠的市民須強制檢測,如交出的倉鼠呈陽性,主人要檢疫。

這次病毒感染事件真的是「倉鼠傳人」嗎?漁護署助理署長(檢驗及檢疫)薛漢宗引述文獻指出,倉鼠在實驗室內可染疫,新冠病毒在鼠群中擴散,但由於在天然環境下染疫從未發生過,而且該銅鑼灣寵物店的倉鼠從荷蘭空運進口,當地卻沒有倉鼠染疫情況,所以本港個案將屬全球首例。薛漢宗解釋,倉鼠互相感染後,排泄物會帶有病毒,難以確保不會傳人,若不盡快處理,漁護署職員照顧牠們亦有風險。

簡單來說,漁護署未能百分百肯定究竟是「倉鼠傳人」還是「人傳倉鼠」,然而為了安全起見,寧願「有殺錯,不放過」,撲殺懷疑是病毒宿主的倉鼠務求切斷傳播鏈。

這種一刀切做法不期然令人想起一年多前震驚全球的丹麥屠殺水貂事件,被「人道處理」的水貂多達一千七百萬隻,該國依靠貂皮營運的皮草業在短期內同遭沒頂之災。丹麥政府狠心下達格殺令,原因是懷疑養殖場內的水貂把新冠病毒傳染人類,不過外界對此事的評價是毀譽參半,有人覺得丹麥政府過於武斷,未查明真相已痛下殺手,有人則讚賞該國首相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當機立斷,在危機下敢於防患於未然。

在香港,撲殺倉鼠難免引來坊間熱烈討論,畢竟不少人視之為可愛寵物,抱不平的聲音此起彼伏。站在專家角度,「滅鼠」是眼前無可厚非的做法。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認為,撲殺倉鼠的決定果斷明智,可預防新變種病毒經倉鼠傳人。他指出,根據歐洲撲殺鼬鼠(水貂是鼬鼠的一種)經驗,新冠病毒可由人傳鼬鼠再傳人,並且警告:「如果我哋香港整一隻由倉鼠變異出嚟嘅病毒,而可能傳染力更強,咁咪好弊!」

照顧整體安全第一無疑是大前提,惟撲殺乃治標之策而已,不是治本之道。歸根究柢,政府最應該做的是確確實實地找出寵物店的感染途徑,假如真的是倉鼠傳人,那麼這次不但沒有殺錯,反而為全球的防疫工作立下偉大功勞,把另一波有機會從動物身上蔓延開去的疫情消滅於萌芽狀態。要是不幸地最終核實,感染途徑並非來自倉鼠,那麼特區政府將淪為笑柄。

對於病毒透過動物傳染人類與否,現時意見紛呈,未有公認定論。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闡述,寵物店女職員的病毒基因未能找到源頭,反映社區可能有隱形傳播鏈,動物傳人的可能性不高。

倉鼠倒霉遭撲殺,合理不合理,端賴科學化的求真精神追本溯源,假如證實動物傳人,撲殺規模也許有必要更大一些。相反,如果動物只是被人類傳染而蒙受不白之冤,港府脫不掉濫殺無辜之譏。

無論怎樣,訴諸科學手段尋找疫源才是治本之道,一方面尊重人類生命,另一方面尊重動物生命。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