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21日

歐陽檉 廖雅瑩 文化論政

請勿雪藏當代藝術

M+博物館千呼萬喚始出來,其受歡迎程度在香港也是前所未有,個多月來參觀熱潮尚未減退,至今已吸引超過28萬人次入場,尤其是見到很多歡樂和活潑的新面孔,徹底打破藝術館只是屬於小圈子關注的刻板印象。然而,當公共藝術進入全社會大眾的視野和關注,亦意味着要面對更多新挑戰。在眾目睽睽之下,M+需要處理當代藝術中具爭議作品所惹來的各種社會倡議角力,與觀眾的接受程度展開對話。

香港終於有M+

如果市民在港人傳統「食買玩」基因的驅使下,享用首個國際規模的當代視藝殿堂,固然會看見幽默有趣、新奇愉快、人畜無害的作品,但也邂逅過一些比較令人不安的作品。加上在當今香港的社會政治氣氛下,開館不久後旋即惹來政團代表抗議涉及裸露及「兒童不宜」內容,包括內地藝術家劉崢題為《四美圖》(2004)的攝影作品。抗議人士認為當中展現女性裸體並欠缺詳細作品解說,侮辱中國女性,要求館方道歉及撤展。

當代藝術作品涉及回應敏感公眾議題,外國藝術制度要處理爭議已屬家常便飯。例如 2017年在美國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所舉辦的涉及展出虐待動物片段的藝術作品,古根漢館方在眾多反對聲音及聲稱受暴力威脅之下,考慮到館方人員安全而決定撤展受爭議作品。

作品生澀就雪藏?

針對主要館藏當中牽涉政治敏感的藏品,博物館應如何處理?其手法又是否達到既合乎公眾利益、平衡表達自由、並可以引起公眾對創作道德的討論?以傳統「行規」而言,博物館的使命和功能是收藏、保存、研究、詮釋和展示。M+ 開館以來面對爭議,似乎也是以撤展方式處理,亦即由其「展示」責任轉移至「收藏」以迴避爭議。

捐出藏品的收藏家希克(Uli Sigg) 回應爭議性展品的公開展示時指出:「不是所有的展品都是為了廣大公眾而設,而是保留給藝術史學家研究之用。」問題是從啟蒙教育的角度,「廣大公眾」和「專家」這條二分界線是否應該或可以永恒不變?還是爭議本身也是民智的一部分?

傳統上認為藝術對應的是受栽培教養(cultivated)所產生的觀眾,要讀懂展品整體的政治性(而有所思考)就要具備詮釋晦澀難明的作品的能力。不過M+的自我要求似乎更高:它定位為二十一世紀的「視覺文化博物館」,其所着重的「視覺文化框架」正是抗衡相對成熟的「藝術史研究框架」,擺脫固有的「看法」──意見和看待事物的方法,從而使M+有別於一般藝術博物館。如果「視覺文化框架」肩負着讓大眾跳出框框重新面對展品和建立不一樣的博物館經驗,繼而對世界作多樣性思考的重任,就這方面而言,「視覺文化框架」對於重新思考當代世界有着獨特意義,補足現時藝術館和其他主題博物館相對牢固的策展傾向。

點止藝術咁簡單

在M+面向公眾的渠道當中,除了對外展覽亦包括網上資源,以及一個可供預約使用的研究中心,技術上未展出的藏品依然可以透過預約研究中心查閱。然而,預約查看藏品涉及不少個人資料與手續,最多亦只能同時查看一個檔案藏品或三個特藏藏品,不能代替策展和展覽的功能──研究中心的開放使用與公眾展覽所產生的經驗不能相比。如上面提到的中國藝術家劉崢的《四美圖》(2004),現時已經無法在M+網上資源看到了。儘管在館藏資料當中能夠搜尋到該作品,可以再經研究中心查閱,但如果公眾不是事先知道該作品的存在呢?若然只有研究人員或藝術史學家才能接觸到某些藏品,那麼M+作為「視覺文化博物館」所強調的視覺文化框架又是否能夠發揮最大效果,兼及批判傳統藝術博物館的作用?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2020年提出博物館責任的新定義,修訂為「為未來後世保存多樣化的記憶,並確保所有人都能夠公平地接觸到文化遺產」。所以M+藏品的展示所帶來的爭議,事件本身就已經是社會上一場辯論。如果凡有爭議只能退回博物館「收藏、保存」的責任,和專業身份「研究、詮釋」的功能,博物館向公眾「展示」文化遺產的功能就大大減弱了。

「食買玩+」可以嗎

不容否認,今日香港的政治社會形勢,比較M+籌備過程的時候,已經今非昔比。M+開館前的過去十年,在香港及世界各地舉辦過的不只流動展覽,還包括各主題研討會、探討博物館挑戰、設計、藝術及視覺文化等涵蓋多個層面。這方面的公眾參與及教育,為觀眾準備接受新博物館的經驗應記一功。筆者之一作為前藝術學生,過去一直從這些研討會當中得到啟發,討論的內容和視野都非常豐富。如果博物館需要培養本地人才應付日後發展,M+這方面還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在資本主義世界中,文化消費確實是日常生活肌理的一部分,滲透力很強。M+ 在香港是特定時空的產物,不同於原來的場地制度。「視覺文化」這個嶄新的框架是否可以令市民在享用「食買玩」設施的同時,也從生活經驗、觀念及社區轉變等方面愉快學習,值得大家繼續觀察和討論,為世界提供參考。

歐陽檉為大學講師;廖雅瑩為NGO研究經理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