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1月25日

李子衝 觀潮篇

石禮謙所欠奉的答案

當了21年地產建造界立法會議員的石禮謙,退出政壇後接受訪問時表示:感嘆香港深層次矛盾未有解決,並指領導人不應該只點出問題,而沒有理解箇中原因。其實骨子裏是抱怨中央沒有幫手解決,任由特區政府敷衍過去,積習難返。

特區成立以來,大家都知道房屋是首要問題,董建華施政重點便放在「八萬五」,想每年興建8.5萬個單位,滿足需求,穩定樓價,可惜碰上亞洲金融風暴,樓市大挫,影響銀行體系,不少業主出現負資產,甚至有破產潮,董建華終於在無聲無息下收起政策。曾蔭權只是打份工,蕭規曹隨,沒有計劃增建房屋,政策沒有突破,這樣特區便溜走了15年。

梁振英知道房屋問題嚴峻,定為施政重中之重,並要求運房局局長張炳良訂定長遠房屋發展策略,計劃10年興建47萬個單位。

林鄭月娥上任後提出土地供應大辯論,希望解決「麵粉」不足的問題。可惜差不多十年又過去,不單問題未有解決,情況日益嚴重,樓價不斷上升,公屋輪候時間加長,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

從源頭開始,當然是土地供應。香港面積1100平方公里,由於種種原因,有70%不能夠興建房屋,包括郊野公園和保育地帶;其餘30%土地自開埠以來,已經開發了25%,只剩下5%可供發展,底氣有限,比較其他國際城市,香港的可發展空間比例偏低。原因不明,那是港英政府定下來的老規距,特區政府不敢改動,以至房屋發展綁手綁腳。

以郊野公園為例,面積4.3萬多公頃,佔香港總面積大約四成;這些土地神聖不可侵犯,在土地大辯論之後,連郊野公園邊陲的荒涼、沒有人煙的地方也發展不得,就偏要破壞有超過一百年歷史的粉嶺高爾夫球場,以供興建房屋,試問道理何在?港英政府為何惜土如金,現在難以考究,可以推想在保育的道德高地背後,有兩大理由要珍惜土地,一是新界是租借地,賣地始終有法律和道德問題,不如較大保持原狀,列為郊野公園;另外港英政府一直推行高地價政策,限制發展確保小量供應,維持地價,保障政府收益。

私人土地方面,香港大概有2400公頃「祖堂地」,由於傳統原因,「祖堂地」的買賣需要政府認可,批准的原則是祖堂內的子孫要贊成,或者不反對交易;在運作上是天方夜譚,因為祖堂成立經年,子孫眾多,而且散布全世界,行政上難以執行,變成凍結了大批土地,嚴重影響供應。在業界多年提出精簡買賣手續後,政府才答應檢討。

「麵粉」如是,製作「麵包」更難。現時興建樓宇,程序複雜,時間冗長,最基本的三大部門:規劃、地政和屋宇,其他漁護、環保、運輸、路政、渠務、康文、消防、律政、食環、社福和民政等等,過程艱巨、繁瑣可想而知;其間亦有多次公眾諮詢,起碼十多年才能夠完成起樓的前期工作。

話說政府在最新的一份《施政報告》,又承諾精簡部門程序,試看有沒有改善的機會。

土地房屋是香港的珍貴資源,牽涉龐大利益,中央和特區政府要做好平衡和把關,審慎分配,現時有樓有地是既得利益者,無樓無地是被剝削者,我們需要中央有見識、有決心、有膽識地增加土地供應,解決住房問題,為什麼凍結香港這70%的寶貴資產呢?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