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1月13日

社評 社評

公屋輪候再創高位 父幹現象不容忽視

近十多年來,特區政府一直把增加房屋供應、協助市民安居樂業作為施政重點之一,可惜,至今依然成效不彰。據房委會最新公布,一般申請者輪候公屋的平均時間進一步延長,達五點九年,創二十二年新高,而且恐怕未「見頂」。另一邊廂,一項市民置業意向調查顯示,在最近十年成功「上車」的受訪者當中,多達六成七獲得家人資助,應是所謂的「靠父/母幹」,比率顯著高於十年前。上述現象反映「在公在私」,小市民的處境日益艱難,「靠自己」置業愈來愈渺茫,等政府「安置」則要望穿秋水,由此衍生的跨代貧富現象更是不容忽視。

截至今年九月底,一般申請者獲編配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為五點九年,較六月底數字(五點八年)再拖長,比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二○一七年上任之初的四點六年更令人沮喪,意味「供不應求」情況毫無改善。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預料,輪候時間尚未「見頂」,待現屆政府於明年中任滿時,數字可能升至六點二或六點三年。

根據房委會訂下的目標,申請者理應平均輪候三年便可獲編配公屋;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上月出席立法會,再被問及此番承諾時,仍硬撐「目標不變」,但坦言即使計及未來十年增加的供應(包括已覓得約三百五十公頃土地,可建約三十三萬個公屋單位),相信也要「十至二十年」才有望達標。對於苦候「上樓」的市民,恍如吊在驢子鼻前的紅蘿蔔。

公屋「上樓」難,私樓「上車」一樣難。花旗銀行早前就本港市民置業意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最近十年首次置業的受訪者當中,多達六成七獲得家人資助,比率較十年前高出十五個百分點;平均資助金額高達一百八十六萬元,較十年前(五十萬元)急增二點七倍。

家人之間互相幫助本屬正常倫理,然而,倘若一個社會多數人要靠親友出錢幫補始能置業,怎麼說也非理想。難怪坊間把這現象戲稱為「成功需父幹」,意即今時今日單靠自己「苦幹」,不易購得蝸居。

國際顧問機構Demographia早前發表報告,香港連續十一年被評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一個入息水平處於中位數的中等家庭,需要「不吃不住」二十點七年,才買得起中等面積的普通住宅單位。面對如此誇張的樓價與收入差距,莫說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即便已工作多年表現出色,能夠不靠「父幹」而成功置業者,或許僅十之一二。

值得留意的是,花旗銀行的調查還顯示,在非業主受訪者當中,有信心未來十年可擁有自己物業的只佔百分之十八,意味人們對於「上車」不感樂觀,甚或早已「絕望」。該批「無殼蝸牛」認為,適合他們的住宅單位平均樓價約五百八十萬元,較十年前的調查數字(二百七十萬元)上升一點一五倍,恰好反映樓價漲幅,是大部分人對本身置業能力缺乏信心的主因。

香港向來崇尚「獅子山下精神」,以往世代普遍缺乏「父幹」,靠自己努力工作、胼手胝足也可實現置業夢想,為什麼現今世代就不行?問題在於,香港經濟起飛之初,大多數人的家庭財富來自初次積累,站在相近起跑線;反觀今日,不少家庭的財富經過二代或三代傳承,「憑父幹」與靠自己,在樓市裏的購買力不可同日而語,兼且供應追不上需求、樓價與負擔能力愈見脫節,正日漸加劇跨代貧富懸殊。

常言道,「有恒產者有恒心」,想有個安樂窩是人之常情,可是現今不論基層家庭期盼「上樓」住公屋,抑或年輕人希望「上車」自置居所,明顯愈來愈難。當失望堆積,久而久之,肯定不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歸根究柢,「上樓難」和「上車難」背後皆關乎土地供應不足,現屆政府先後提出「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等發展大計,作為未來土地供應的泉源,願景雖好,惟起碼要建設十多二十年,因此更需籌謀中短期應急措施,多管齊下善用現有的土地資源增加房屋供應,莫讓市民繼續等了又等,坐困愁城。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