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1月5日

呂迪祈

建設未來理想城市 提升生活質素

特首林鄭月娥在10月6日發表本屆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會全力支持建設「北部都會區」、推填海計劃、研究興建白石角東鐵站等,以增加未來的房屋供應數量。

當中以「北部都會區」帶來的發展潛力最令人翹首以待,雖然構建需時20年,卻可帶來達92萬個住宅單位,可容納人口足足有250萬。都會區主要包含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具體而言,即涵蓋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相鄰鄉郊地區,並有6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佔地面積合共約300平方公里,即佔近30%的香港土地面積,原則上差不多等同要重新規劃整個新界北區;同時更把正在規劃的北環線向北伸延,再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本人對此建議是十分支持的,但亦不可忽視以下兩大考慮元素:一)生活質素和環境配套,如人均居住面積、交通配套、河套地區通關等問題;二)建築資源,如建築物料供應、註冊熟練工人數量等。

增加人均居住面積必須實行

坦白說,有足夠的房屋供應不等於市民就能過上好的生活,當中亦要考慮人均居住面積、附近環境配套等因素。根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結果,香港家庭住戶的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為約431方呎,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為約161方呎,僅比一個車位再大一點。大家可以試想像,即使日後有穩定房屋供應,但居住空間卻十分狹窄,何來有生活質素可言?相信這絕對不是大家樂見的成果。所以在《施政報告》發表後兩日,發展局及規劃署同時發表《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當中被傳媒廣泛報道的,便是增加人均居住面積。

報告內列明,目標將人均居住面積提升到215至237方呎,較現時的161方呎,增加超過30%以上,亦會考慮新發展區公營房屋單位面積標準增10%至20%,以及考慮在政府賣地或重建項目內加入單位面積最少200至210方呎的要求,令不少市民都心懷期盼,香港人的生活品質可以得到基本保障。除此之外,其實筆者亦有一些建議措施,例如若私人發展商能夠把單位面積定為200或210方呎以上,便可以額外獲得總樓面面積的10%作建屋、園林設施、配套等用途,變相利誘發展商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屆時與政府提出的政策雙軌進行,加快整體進程。

上文所述,都會區建設面積約300平方公里,銳意打造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開拓約600萬方米房屋及經濟發展用地,以創新科技為經濟引擎。當整個都會區發展完成後,將可容納250萬人居住,並提供65萬個職位,當中約15萬個為創科產業職位。對於這個龐大的發展機遇,相信大家都樂於看見,但亦需要細思香港有足夠資源去推動或支援整個北部都會區和填海計劃嗎 ﹖

以建築物料為例,混凝土是最廣泛使用的建築材料之一,傳統的混凝土需要水泥、砂石等材料,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更是世界上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為了更環保,較早前已經利用煤灰代替部分普通水,以減少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但前文所提到的都會區等工程項目,需時至少橫跨20年,即起碼要2041年後才可建成;換言之,這20年間要一直保持所有建築材料的穩定供應。但自2035年開始,香港發電廠便會淘汰燃煤發電,變相可能出現煤灰供應短缺的情況。問題便來了,我們究竟要退步沿用傳統生產混凝土的方式,繼續傷害地球,或是依賴向外購入煤灰等建築材料,還是在這十數年間再拚命研發另一種可持續又環保的原材料呢?其實除了煤灰外,還有林林總總的工人短缺、建築物料短缺、工人生產率不高的問題出現,這些都不是筆者在一時三刻便可解答到。但作為具前瞻性的政府,是否應該及早計劃和審視需求,與業界互相配合,一起建造一個美好的香港。

大舜基金智囊團成員

工程界社促會青年部副主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