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0月9日

社評 社評

能源危機席捲全球 次波通脹如箭在弦

新冠肺炎疫情離「結束」尚遠,許多國家已選擇與疫魔共存,陸續放寬防疫措施重啟百業,環球經濟得以穩步復甦。這本是值得高興的事,惟需求一下子激增,供應鏈瓶頸和產能問題卻未能同步解決,結果是物資、勞工、運力樣樣短缺,大宗商品價格、運費以至工資全線上揚,對企業及民生造成循環困擾。

目前,揚言不惜一切代價確保供應穩定的並非只有中國,從歐亞到拉丁美洲,世界各國也在搶購資源。基於供求嚴重失衡,天然氣、原油、煤炭,但凡發電取暖用得上的燃料皆成為搶手貨,價格相互帶動。倘情況短期內無法逆轉,上世紀七十年代因石油危機而起的滯脹噩夢隨時重演,社會安定恐怕亦會受到動搖。

能源與地緣政治歷來密不可分,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周初於短短兩天內狂飆六成,若以年初起計更暴漲六倍,氣價喪升失控,俄羅斯總統普京於關鍵時刻突然「挺身而出」,在一個能源視像會議上豪言,今年可向歐洲輸出破紀錄的天然氣。此話一出,氣價應聲回順。普京老謀深算,豈會無條件協助歐洲紓解氣荒,真正意圖離不開以增加供應為籌碼,換取由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北溪二號輸氣管項目(Nord Stream 2)獲得正式認證,藉此令歐洲對俄羅斯能源加深依賴。

歐洲議會方面毫不轉彎抹角,直指普京操弄供應推高氣價,實乃整件事的幕後黑手;美國更從一開始便反對興建這條管道,擔心俄羅斯以天然氣供應制衡歐洲盟友。北溪二號變數仍多,普京的「承諾」擺明與項目認證掛鈎,對歐增加出口云云,並不可靠。嚴冬逐步逼近,天然氣供應持續緊張,難以應付世界各地的需求高峰期,除非北半球冬季並沒有氣象學家預測般寒冷,否則氣價易升難跌。

近月油價走勢亦步亦趨,布蘭特期油已突破每桶八十美元,紐約期油亦站上八十關。氣價愈高,發電廠及消費者以油代氣的誘因便愈強。可是,石油出口國組織及盟友(OPEC+)周初開會後決定,只按原定計劃從十一月起每日增產四十萬桶,既未因應全球能源荒調節產量,對美國拜登政府要求額外增加供應更是充耳不聞。產油大國拒絕互相適應,美國暗示可能釋出戰略石油儲備以平抑油價,惟多半只是虛招,意在向OPEC+施壓,並非真心動用戰略儲備,因此油價短暫回軟後即重納升軌。

華爾街大行近日跟風調高石油目標價,每桶百美元已不算誇張。然而,能源荒對世界經濟將造成多大損害,評論界眾說紛紜,當中以摩根大通取態最樂觀。

該行以史為鑑,從二○一○至二○一五年,油價平均高達每桶一百美元,但美國經濟和消費者開支表現尚算不錯。摩通的模型顯示,經通脹調整後,油價即使漲至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美元,也不見得會為經濟帶來太大衝擊。上述評估針對的雖是美國,惟言下之意清楚不過。油氣近幾年一直供過於求,消費者視廉價能源為理所當然,對昔日百算油價的日子已經淡忘。換句話說,能源危機言過其實,暫時不感痛癢。

無疑今時不同往日,最大的分別是當年百算油價並未廣泛引發嚴重通脹;現在面對疫後經濟重啟,全球各地卻缺工缺料,浮現剪不斷理還亂的供應鏈瓶頸,物價急升頓成普世挑戰。

中國多個省份限電拉閘、英國大鬧汽油荒,也許各有前因,可是歸根結柢,各國大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減排政策,卻未給予化石燃料足夠時間退出,能源替代過程青黃不接,油價若再度重上百算甚至更高水平,環球經濟恐難承受第二波來勢更猛的通脹壓力。

國際油市近年一波多折,先有沙地阿拉伯與美國頁岩油商曠日持久的價格戰,去年疫潮初爆時,俄羅斯和沙地偏揀正時辰齊齊增產,紐約期油一度跌至不可思議的負三十七美元水平。諷刺的是,如今形勢一百八十度轉變,能源荒席捲全球,世界經濟要避過一劫,得靠沙地及俄羅斯增加供應,攜手填補巨大的供求缺口。

一場史無前例的疫情令政治權力版圖產生微妙變化,同時打亂行之已久的國際產業布局,在往後的日子,大眾不但要繼續「抗疫」,還得設法「抗脹」,即使經濟逐步復甦,生活也難言過得輕鬆。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