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8月30日

社評 社評

目標升至全民接種 急起直追費煞思量

新冠疫情繼續肆虐之下,特區政府本來把希望寄託於疫苗接種率達人口七成,從而築起群體免疫的屏障,可是隨着Delta變種病毒出現,抗疫策略有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日在電視節目上表示,本港應改變策略,以全民接種疫苗為目標,而非過往所稱的群體免疫﹙九月底接種率達七成乃階段性目標﹚。至於全民接種是否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指標,聶德權聲言不能機械式作決定,應該進行風險評估,待建立堅固的免疫屏障後才考慮放寬。

疫苗接種率七成可致群體免疫是醫學界過往的普遍講法,但如今專家們都認為這個概念已經不切實際。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多番強調,受到變種病毒影響,接種率即使達七成仍不能安全放寬社交距離,因為只要三人中依然有一人未打針,同樣有機會大爆發。他在報章撰文解釋,變種病毒令群體免疫的幻想破滅,「變成一個無法達到的空中樓閣」。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的意見大同小異,他說道,群體免疫的概念已爆破,雖然疫苗不能完全防止感染,但能有效預防重症和死亡,本港的目標應該改為全民接種。

全民接種的目標究竟在什麼時候能夠達成?恐怕沒有人說得準,現在所知的事實是本港六成合資格人口已接種第一劑疫苗,其中公務員接種率逾九成,二十至五十九歲工作人口接種率為七成,長者接種率較低,已注射第一劑疫苗的七十歲以上長者不足三成。聶德權表明,政府會用不同方法便利長者接種,例如在商場、屋邨或地區舉辦健康講座,由醫護人員解答長者疑問,並可即場打針,不用預約,形容為「針追着人」。此外,聶德權呼籲企業僱主鼓勵員工接種疫苗,否則須定期接受檢測,他又不排除未打疫苗的人士日後進入特定處所會有限制。

抗疫目標提升至全民接種,意味着香港始終追求確診「清零」,有別於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愈來愈流行的「與病毒共存」。正正由於新加坡奉行「共存論」,該國與香港洽談多時的「旅遊氣泡」告吹。在這一點分歧之上,更加衍生另一問題,同樣是亞洲區內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面貌將如何走向?

值得思考的是,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日前與香港商界代表舉行會談,會上有外資企業代表批評港府突然收緊入境檢疫措施,警告或會因此促使部分公司考慮撤出香港。據了解,有地區總部設於香港的歐洲大型公司預告打算把大部分業務轉移到新加坡;會上亦有銀行業高層提到,如果香港在未來六至九個月仍然未放寬入境安排,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可能不保。

驟眼看,新加坡暫時取得盡快恢復正常社會狀態的優勢,外國入境者只要接種過疫苗並且出示陰性檢測證明就毋須隔離,自然受到外資企業歡迎,問題卻是,「與病毒共存」帶有一定程度吉凶未卜的風險。香港追求「清零」,復常缺乏時間表,但長遠而言也許是更加安全的抉擇。按照袁國勇的講法,「圍堵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者並不矛盾,他日全民完成接種,能深入討論共存方針。

特區政府把抗疫目標提升至全民接種,目標未達不會放寛限制,少不免令到復常的進度顯得緩慢,暫不利於與國際社會重新接軌。站在安全至上的角度衡量,這種策略無可厚非,不過如何從現時的整體六成疫苗接種率大幅增至全民接種則是十分艱巨的任務,特別是雖然政府已不斷出新招「谷針」,惟近日預約接種疫苗的數字卻顯著回落,而七十歲以上長者已打第一針的比率更不足三成,急起直追費煞思量。

既然全民接種的目標已定,餘下來的考驗是利用多長的時間達標,不妨緊記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的叮囑: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