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7月3日

社評 社評

從小康邁向富強 經濟波動不足懼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慶祝建黨百周年大會上宣布,中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窮問題,意味着國民經濟踏上新台階。在全球遭新冠肺疫肆虐期間,中國經濟的韌力格外矚目,今年以來保持可觀增長,勢頭應會延續至下半年。然而,有些現象頗令人費解,就是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頭馬車之二,民間消費及固定資產投資,即使有不俗增長,升幅卻屢屢不及預期,而且持續了一段時間,內裏似有結構性原因。中國現正踏上全面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過程中相信能把這些問題逐一解決,偶爾存在落差也毋須過慮。

消費和投資的活躍程度與民眾收入多寡密切相關,中國社會已屬小康,惟整體收入水平與全民富裕仍有距離。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鑑二○二○》,有一個項目是把所有住戶分為五等份,而最底層佔百分之二十住戶的低收入戶,在二○一九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約七千三百元人民幣;排在中間同樣佔百分之二十的中間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約二萬五千元人民幣。換言之,六成住戶人均每月可用於消費或儲蓄的,大概是幾百到一兩千元人民幣。

中低收入戶消費開支佔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通常較高,邊際消費傾向較強,原因是必需的生活開銷已佔去一大部分收入,所餘閒錢有限;相對而言,高收入戶可支配收入高,卻不會把所有錢花光,邊際消費傾向反而較低,也難成為推動消費的單一火車頭。換言之,要化解消費不足,便得提高中低收入戶的可支配收入,只靠每年加薪所產生的力度不大,因此中央提倡「共同富裕」,並以浙江省為示範區,試行新的財富再分配措施,無疑甚具迫切性,也是較快達到目標的方法。

然而,民眾勒緊錢包,看來還有另一特殊因素。上述統計數據是來自新冠爆發前,在疫情期間,經濟活動突然停擺,收入驟降,肯定改變了很多人的心態,會盡量把錢儲起儉用,或許就是民間消費遲遲未重回疫前、增幅也不及預期的原因。國家統計局未見提供全國居民儲蓄率的資料,但參考個別研究機構數據,中國的總儲蓄率在二○二○年底為百分之四十五點七,高於二○一九年的百分之四十四點二,扭轉長期下降趨勢,可印證民間積穀防饑的取向。

凡事皆有兩面,多儲錢也是另一貢獻經濟的途徑,銀行可用來放貸,對促進投資應該正面。可是,在疫後百業全面重啟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仍普遍遜預期,這與宏觀景氣脫不了關係。中小企向來是經濟中流砥柱,個別規模雖小,數量卻很龐大,投資取態往往是順周期,看到商機有錢途才押注,不會純為響應創造就業振興經濟去做蝕本生意,難怪即使中央要求銀行要特別照顧中小微企,還定下貸款硬指標,都激盪不起投資熱情,反而被人千方百計以經營貸等名目,借錢去炒樓投機。

再者,內地不少行業要面對變幻莫測的監管風險,也會窒礙投資,繼而影響消費。在一些並非由國有企業主導的行業,市場准入較寬鬆,任何能賺錢的點子都會吸引經營者爭相進場,且透過資本運作鬥燒錢搶地盤,以致亂象叢生,最終迫使當局嚴加整治。當中很多資金來自影子銀行,例如信託理財、委託貸款等另類民間儲蓄,一旦遇上監管收緊,經營者固然遭逢財富蒸發,投資於上述金融產品的民眾恐也難免損手,投資及消費皆受牽連,變相拖經濟後腿。

內地最新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續回落,預示增長趨緩,有人埋怨是因為缺乏政策扶持甚至掉頭收緊所致,是耶非耶,關鍵在於聚焦長遠抑或只看眼前。經濟有波動屬常態,在調控政策引導下,表現偶遜預期乃意料之內。貨幣政策力求穩健旨在保持流動性適中,財政政策合理積極也是以民生優先,監管從嚴則為防範過度槓桿催生泡沫,收與放無可避免對經濟造成擾動,但着眼點顯然在長遠的發展,而非短期的虛榮。正如習近平於黨慶大會上講話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等,都需要按部就班。既然目標清晰,從小康邁向現代化強國,常遇起伏實不足懼。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