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5月27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為國家利益治港者須知 新聞自由凌駕政經自由

一、

未經官方證實但相信不是「假消息」的報道,指出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將增加兩個司級部門,一主「維護國家安全」、一主「宣傳文化」,這種增加人手、擴大編制的舉措,不論官府或商界,既是「柏金遜定律」的濫觴(部門主管都傾向增加員工以烘托其地位同時減輕工作),亦足以彰顯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重視。當然,北京所着意的,是保持香港作為內地官商民「創滙」及「走資」的能量俱優於內地金融中心的地位不變。

看官媒的訊息,內地不僅有巨額外滙儲備,疫情高峰過後的經濟進度更冠全球。一句話,和西方世界比較,內地的經濟發展豈只小好而是大好;不過,仍有閱讀自由且關心政經事務的港人,則同時可看到內地企業的財困已可用「水深火熱」去形容,以一萬三千億美元債務在十二個月內屆期,那即是說,在一年內內企須籌得這筆巨款還債——比期內美企須償還的債務多三成、比歐盟各國企業總債務多六成八——不過,中國經濟體之龐大,於市場有一定佔有率的企業,「有借有還」早在規劃之中,只是目前國際政治風雲驟變,地緣政治隨時有意外,而值此多國加入美國圍中聯盟之際,於昨天提交美國眾議院審議的《確保美國全球領導及參與法案》,一旦通過立法,更是對中國拓展國際空間賺取外滙的重大打壓。

所有種種,大增內地賺取外滙的難度,不言而喻。換句話說,內企以正道、左道以至千奇百怪的手法通過香港「創滙」,對負債纍纍的內企,重要性甚於昔時。當然,上述指的是未來一年的事,長期而言,看內地在政治上四處樹敵(與之「友善」並聽話聽教的均為想佔其便宜且無法印刷通貨的小國),加上內地數處金融中心經營這麼多年仍未打通「創滙」關節,其不想香港失去「創滙」能力之意,盲人可見!

二、

從一個只有輕工業的貿易轉口港,香港於戰後短短十數年間發展成重要的金融中心,不管是地域性或國際性,成就令經濟學家擊節讚賞、政治家垂涎,此中的原因,本地論者(當中大部分論述均見《信報》)說之已屢,不贅。然而,香港能有此成就的根本因素,早為經濟學大師故佛利民數語道破,這位深受香港蓬勃經濟「感動」的諾獎得主,回歸前數度來港探求究竟,大有心得,其談港事因此每能擊中要害、點出竅要,極具參考價值。《亞洲華爾街日報》於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一日發表題為〈米爾頓.佛利民談未來香港的自由〉(hat tip to楊懷康兄),事隔近四分之一世紀,讀來仍極具啟發性,真不愧為自由學派一代宗師。

香港之能成為世界自由市場表率,佛老認為「歸功」於兩點「意外」。其一是沒有和大部分英國殖民地一樣,在戰後尋求獨立;其一為天降奇才郭伯偉,這位不敬畏權力來源、滿腦子十八世紀自由至尚思維的公僕,於關鍵時刻升任操控香港經濟命脈的財政司(其「不作為」請參考二十日本欄),證實香港是福地因此能獲此良才。順便一提,戰後英國受當時炙手可熱、曾擔任工黨主席的左傾經濟學家、長期(1926-1950)執教於倫敦政經學院的拉斯基(1893-1950)*的影響(因此之故,半世紀前LSE享有社會主義溫床的校譽),走的是有形之手指引無形之手的馬克思路線。郭伯偉不受祖國經濟政策的左右,實是香港之福!

佛利民認為有上述的「機遇」,香港經濟才能飛躍向前;他斷言中國不會讓香港獨立,如果因種種原因令香港不走放任自由之路及不再低稅率少稅項的「特色」,香港必無九七年前國際財經人才滙集、財源廣進的盛況。

自由之可貴,分為兩個層次。佛利民指出香港的經濟自由,體現在「自由買賣」(以買賣雙方同意的價錢完成交易),包括擁有及賣出物業的自由;更重要的,在筆者看來,是「公民的個人自由」(civil freedom),即公民有言論、寫作及與其他公民聚會的自由。在這種條件下,即使香港公民沒有丁點政治自由(zero political freedom),比如沒有投票選出會成為他們的統治者的自由,在這種世所罕見的有經濟自由而無政治自由的特殊情況下,香港仍能飛黃騰達!

三、

香港選舉法「完善」後,等於港人只有受規範受約束甚至受監管因而可說已變形、走樣的政治自由,如果經濟自由保持不變,香港能否一如往昔般繁榮昌盛?

一般的答案是,因為北京和倫敦所採納的政治路線有天壤之別,意味失去政治自由的香港,不可能有經濟自由,經濟發展因而阻困重重。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不過,《華日》記者提問而佛老的答案不能切中肯綮的是有關新聞自由。佛老認為中國極度重視新聞自由,因此才不會賦與回歸後的香港以新聞自由,但他以為西方社會會以香港英文報章的表現,作為香港是否有新聞自由的標竿;以二十多年前的情況,這種看法無可厚非,然而,如今情況大不同,中文KOL已受世界特別是歐美諸國重視,而本港的主要英文媒體則歸內地大亨所有,讀其言論其報道,對中國政體有「偏見」的外人,難免會戴上有色眼鏡。這是佛老無法想像的變化。值得重視的是,《華日》記者的提問中,指出新聞自由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為不同行業的決策者,都是據此作出政治、經濟及文化決策,一旦沒有「新聞自由」,尤其是跡象顯示當局有意立法以刑事罪箝制新聞自由,如果這種傳聞不是「假新聞」,未來香港必然有別於過去!顯而易見,沒有新聞、言論自由,不平等現象馬上浮現,因為必定有人獨享「真消息」進而衍生市場不公平,那些公平競爭信徒,只好退而求其次,匆忙或有序地退離香港!

在北京的良善意念下,為了安全安定,香港已有翻天覆地之變,但願這種變化不會斷了香港「創滙」的財路。港澳辦擴大編制,最終目的如果不是令香港更受國際財經界歡迎、讓「創滙」的力度遜舊時,在筆者看來,北京的香港策略不算成功,因為要把香港收伏得伏伏貼貼,拔一拔鼻子即可,毋須如此勞師動眾招惹西方國家群起反對!

*拉斯基於工黨主席任內,成為首相艾德禮的「高級智囊」,受重用而自視過高,以至時有不敬畏上級的言說且意見多多。深受馬克思的影響,拉斯基曾勸艾德禮辭職,把決策權力交託給「工黨代表大會」,等於要首相交出權力,實行「集體領導」;好個艾德禮,聞言後面無表情地答道:「你唔開聲冇人話你啞嘅!」(A period of silence on your part would be apprecia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