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5月21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對口就業 非不能也!

上周本欄提到大學畢業生「對口就業」漸非主流。承蒙編者慷慨加了一張大照片,佔了篇幅;感激之餘,照片的說明——「現今社會瞬息萬變,就算讀完大學,亦未必能對口就業」——卻與文章的內容,頗有出入。正向地看,這正好提醒了筆者,分析不夠深度,因此值得再加闡釋清楚。

大學畢業生之中沒有「對口就業」的,大多並非單純因為不能找到對口的職位,而是在大學期間開闊了眼界,畢業時看到的社會現實,與入學前的認識,很不一樣。經過大學的經歷,畢業時對自己的定位與前途,也會很不同。況且,幾年裏面,社會也會有了無法預計的變化;原來心儀的職業,也可能已經面目全非。個人也有機會對就業這個概念,有了總體的全新看法:例如不再打算打工,而有興趣創業,試試自己的實力。固然也有循着原來的想法,努力完成自己當初的計劃,尤其是比較穩定的領域,例如醫科、音樂。但這樣的空間和想法,在其他大多數的領域,不一定是現實。總之,沒有對口就業,甚少因為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對口就業」,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職業不拘 積極心態

但的確,要接受這個事實,不太容易。直至數年前,還有本港大學的職業輔導部門,對於專業院系的畢業生,調查他們「對口就業」的比例。再早一些,更有大學以此比例作為KPI,衡量該院系的「業績」。這種情形,現在已經絕少。不是大學在退讓,而是這已經不符合畢業生及社會的實際。

數年前在一個教育組織的活動中,筆者提到「對口就業」不斷下降的現實。在座的朋友,馬上就有「香港的行業發展不夠均衡」、「香港沒有發展工業」、「僱主不滿意本地畢業生」等等的解釋,似乎都還是認為「對口就業」是唯一正途。但都說明不了「對口就業」下降的原因,更說明不了人們不斷轉工、轉行的現象。

為什麼不「對口就業」?為什麼會不斷轉工轉行?其原因,只能從年輕人自己身上找到,要看他們是怎樣想的,而不是我們去憑空臆測。近日接觸一些有關教育頗有意義的NGO和社企。裏面的負責人,都是近年畢業的本港大學生。他們有幾個特點:一、都已經轉過數次工;二、他們在NGO或社企工作,許多都是義工或者兼職,也就是都另有「正職」,有穩定收入;三、他們作為義工或者兼職所服務的,往往不限於一個團體,屬「斜槓族」(slasher)。

讀者或者會說,「你碰到的都是態度最積極的年輕人!」也許沒有說錯。不過,筆者認為我們以前看到最「積極」的,只有一類,就是不斷希望事業發達多賺錢的一類;「態度積極」而服務社會的,以前的確是極少數。現在這類團體為數不少,不再是極少數。此外,筆者也接觸不少自己創業的年輕人,他們也許從事貿易、科技、文創、手工製作,雖然都要考慮市場、收入、財政模式,但都不期然露出善心,要為社會弱勢社群服務,或者解決弱勢人群的困難。他們的心思,不再讓金錢或個人利益完全掩蓋。

看社會變化,值得注意初生的、嶄露的苗頭。如果用舊的框架去衡量,以看不慣的態度去對待,就會錯失了認識社會的新走勢。「對口就業」是一個例子,我們習慣於把教育與學生的職業前途掛鈎,以為教育的目的,不外就是學生的職業前途。而且認為,學生的職業前途,是可以精準地鋪路準備的,因此有了「生涯規劃」的思路。

規劃思維 埋沒前途

然而,社會的發展,不是我們個別人的主觀願望可以左右的。有兩句古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無論我們怎樣想,社會的列車還是會毫不留情、毫不回頭地往前走。現在我們面臨的挑戰,不是「如何規劃得更好」,更不是「如何規劃得更精準」;而是如何打破「規劃」的思想範式。

因為,正如本欄不厭其詳地談及的,社會變幻無窮,人們的前景也難以預測、難以捉摸,更遑論「規劃」?年輕人的「不定性」,正是社會「不定性」的真實反映。要年輕人朝着一個確定的生涯目標做人,豈非誤導?而且,讓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以為有了美好的成績,就能有美好的前途,不也是誤導嗎?因為這與現實脫節。

這裏簡單重述一下兩個例子。第一個,一名學生,在香港一所名校中四,成績一塌糊塗。因為偶然的機遇,被MIT發現有創意天才而破格錄取,不要求上課、考試,而是送他到世界各地的設計中心,連續跳過了學士、碩士,最後進入博士學習,19歲畢業。如果他當初按照我們教育制度的路軌,肯定是被視為失敗者。

第二個,寧珀,中國內地出名的神童。13歲(1978年)進入中國科技大學第一個少年班,安排念理論物理。他卻喜歡天文學、星相學;考研究生的時候多次退縮;結果還是完成了博士,留校任教。筆者聽過中科大前校長朱清時的報告追述,寧珀忽然失蹤,後來聽說在五台山有一位僧人,講《易經》非常精采,才知道他出了家。

志趣易變 志氣須立

寧珀這個故事,在內地家喻戶曉。但是評論往往認為是;不當的吹捧,造成寧珀神童「隕落」,是「神童教育」的失敗。朱校長的看法卻不一樣,認為這是寧珀找到了自己能掌握的前途。筆者完全同意。

這是分析「生涯規劃」的一個極佳例子。寧珀自己在最後一次電視訪問,也認為他對少年班開始的20年,沒有後悔,反而覺得是很有意義的體會與學習。這裏面有環境的變化(中國開放改革),也有他本人對事物追求的變化(從中醫、天文、星相、到佛學)。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是與社會主流逆行的過程。對寧珀來說,神童教育的成敗,無關宏旨;但他卻經歷了成功的人生──始終保持不斷探索的態度,始終沒有把自己困在「規劃」的牢籠裏。這不是今天年輕人應該抱有的人生態度嗎?

回到上周文末的問題:學生不應該立志嗎?筆者認為,立志可以有兩種解讀:「志氣」與「志趣」。前文介紹的「生涯規劃」,包括「盡早找到自己的興趣」。同事祁永華告訴筆者,「興趣」是一個延續的過程,中國人的「趣」字,就有邊走邊尋找的動態意境。即使成年人,也會有不斷地尋找、建立、發展和改變自己興趣;也受着環境與機遇的影響,不一定可以有一個極終興趣。這是講「志趣」。要學生盡早確立自己的志趣,可以說是一個偽命題。

「志氣」則不一樣。筆者左思右想,覺得中國傳統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許可以提供一條很好的線索,不過需要有現代的闡釋。這裏提出一些不成熟的零碎看法。修身:在幼兒階段,是自理與自立;小學,是善於專注,樂於涉獵。中學,勇於承擔,敢於創新。齊家:心中有他人,關愛與包容,心胸開闊。治國:包括社會與國家,同情心、同理心、關心大環境、家國情懷。平天下:全球公民心態、跨越文化邊界。這些都有終生的影響。以上,還需要細緻雕琢,有機會再展開。但已經足以說明,關鍵不在規劃,而在於探索。規劃是聚焦,探索是開拓,是截然相反的。既然「生涯規劃」揮之不去,不如加個副題:「生涯規劃——生命探索」,或者「生涯規劃——生活探索」。

上面談到興趣,又會有讀者問:那麼,孩子假如有天賦,不是要及早發現和培養嗎?那牽涉到另外的一些問題。下文會探討。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