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月22日

社評 社評

美對華政策硬中有軟 中國宜化被動為主動

美國第四十六任總統拜登經過一輪患得患失,周三終於宣誓就職,並發表以「美國團結」(America United)為主題的演說,入主白宮首天即在橢圓形辦公室簽署十七項行政命令,推翻前總統特朗普任內多項富爭議的政策,讓美國得以重返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繼續留在世界衞生組織、取消對部分伊斯蘭國家的入境禁令,並新設一個白宮辦公室專責處理新冠病毒疫情。從內到外,拜登的首要任務都是收拾前朝留下的爛攤子,既要令嚴重撕裂的美國社會團結起來,又得確保山姆大叔在他主政下重新領導世界,惟說到影響全球格局的中美關係,拜登政府兩位重量級人物周二出席參議院提名聽證會時的發言,恐怕無法令北京安心。

候任國務卿布林肯及候任財長耶倫各自擺出強硬姿態,前者形容中國為美國本世紀最大的外交挑戰,後者則把中國定性為美國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俱予人拜登政府甫登場即向北京展示敵意(起碼不退讓)的感覺。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悲觀嗎?答案是不見得。

中美關係錯綜複雜兼持續惡劣,但從經貿、科技、軍事到意識形態,不同範疇各有各的移動軌跡(trajectories),大方向雖是競爭與對抗,可是在涉及雙方共同利益的領域,兩國不無因應議題務實處理的空間。

細聽布林肯於聽證會上的講話,不難發現硬中有軟,一方面認同特朗普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基本原則正確;另一方面則強調他「非常不同意特朗普在多個對華範疇採取的手段」,並提到在牽涉中美共同利益的領域,兩國仍有合作的可能。

須知道,特朗普於任內最後歲月針對中國企業發動密集式攻勢,前國務卿蓬佩奧更宣布撤銷美國與台灣官員接觸的所有自設限制,這固然由於特朗普不肯認輸,對「翻盤」始終抱有一絲幻想,惟更重要的是他刻意利用任期僅餘的時間為繼任人製造麻煩,拜登於任何環節若有退讓跡象,席未坐暖便會惹來對華軟弱的指摘。從這個角度着眼,布林肯和耶倫在關乎提名確認的聽證會上各自闡明對中國的立場,無非順應民情大方向,日後跟隨總統轉軚,將是另一回事。

北京對今次美國轟天大亂的改朝換代不可能沒有兩手應對準備,就舉在這關鍵時刻發生的兩件事為例,新華社上周報道,美國巨企星巴克創辦人、現任名譽主席舒爾茨(Howard Schultz)近日致函國家主席習近平,祝賀中國在他領導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表達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文化的敬意,而新華社同時披露國家主席回覆對方的信件內容,事態頗耐人尋味。從習近平在信中談及中美經貿關係以至兩國合作問題,足證北京希望通過舒爾茨向拜登政府釋放善意,一探重建兩國關係的可能。

若說習近平與舒爾茨書信往還的曝光時點絕非巧合,那麼中國跟歐盟經歷七年拉鋸談判後,突然在上月底達成《中歐投資協定》,就更具戰略意義了,這亦關係到前面提及北京應對拜登上台的另一手準備。

中美兩個超級大國全方位博弈,第三方被捲入其中無可避免。拜登於就職演說中並未多談外交政策,對華立場主要透過布林肯和耶倫傳達,但美國積極與歐洲及亞太區盟友修補關係,力求構建統一陣線圍堵中國,相信是可預見的方略。可是,中國與歐盟於美國白宮易主前取得突破,恐怕連歐盟亦喜出望外。

拜登正式就任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得巧妙,稱中國既是夥伴也是對手。換句話說,歐盟是中美皆可拉攏的對象,美國意欲聯歐制華,中國何嘗不能借歐抗美,縱使改變不了大格局,至少可以加重圍堵中國的成本,令美國有所顧忌。拜登執政初期,重中之重必然是阻止國家內部進一步分裂、對抗疫魔及振興經濟,未必有餘力在外交事務上投入太多時間和精力。北京若能充分把握這個機遇,便有條件在中美關係上化被動為主動。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