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月16日

陳曉鋒

讓STEM教育成為全民運動

隨着中國的全面崛起,特別是在疫情影響之下,香港所面臨的內外環境已經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推進,香港必須重新定位,掌握中央的戰略布局,配合國家的發展,改變過去的舊思維,在發揮和鞏固傳統優勢的同時,努力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香港的新定位為什麼是國際創科中心?香港何以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香港要如何為下一代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答案是做好下一代的STEM教育(即是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讓STEM教育成為香港社會的一場全民運動。

新定位做國際創科中心

事實上,早在2018年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對24名在港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信件中作出批示,並首次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到2019年,國家出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展目標中明確提出把香港建設成為大灣區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去年的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建議,涉及港澳部分雖只有300字,但再次強調了香港的新定位,要求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國家賦予香港如此重任,留給香港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培養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成為符合香港新定位的主人翁。一直以來,香港在創新科技方面發展欠缺,甚至沒有引起香港人的普遍關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特區政府方面,直到2015年創新及科技局才正式成立,不少創科界人士批評香港創科多停留「口號式」層面,欠具體措施,未見突破及新意;社會方面,香港的企業都熱中於「搵快錢」,整個社會長期被急功近利的商業文化所浸淫,香港的優秀學生一般都被家長要求去學習金融和工商管理等實用性專業,因為這些專業畢業生就業容易、收入高;在教育方面,香港沒有形成自己一套培養未來人才以適應國際創科中心新定位的完整方案。

教育都是關於下一代的事業,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新定位是為了下一代,也需要下一代的參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本質就是人才的競爭,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建設離不開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工人。許多研究報告都指出,未來10年將有許多工作是極需要「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領域的人才,而這些科技職業人才都離不開STEM基礎知識。

準備好中長期頂層設計

總的說來,近年來香港很積極地推動STEM教育,也投入了相當多的教育經費,惟不少學校仍處於教學起步階段,正摸索實踐方法。STEM教育的跨學科知識糅合的複雜性,學科跨界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於學校課程設置、教師課程開發和設計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戰。很多所謂的STEM教育,事實上只是STEM教育熱度上的一些小手工、小發明、小創造包裝而已,而國際創科中心需要的未來人才需要香港對STEM教育要更加重視,做好中長期的頂層設計,讓香港搭上創科時代的創新紅利。

STEM教育具有「教無定方、學無定法、成無定式」的特點,就連發源地美國,都面臨着高質量數學和科學老師嚴重短缺以及培養STEM教師的問題。香港的STEM教育雖遠不及美國、澳洲和歐洲的發展程度,但香港的最大優勢是「一國兩制」,香港有非常好的條件對美國、澳洲和歐洲的STEM教育展開研究,以制定符合香港「水土」的一套STEM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STEM教育的推廣,不是在政府指導下單純依靠學校推動,而是動員了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界的力量。在美國,蓋茨基金會和紐約卡內基公司支持100多位企業CEO創建「變革方程」公益機構。在這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似乎也給香港提供了近水樓台。

法學博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