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30日

黃永 政治誅心學

新聞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之爭

脫歐談判成功,特朗普退場——傳媒學者們都在思考:隨着過去4年西方社會報道得最頻密的兩大題目不再成為焦點,2021年新聞媒體將怎樣轉變?

宏觀而言,中美關係之變化注定成為明年所有重大新聞的起點。問題是特朗普的瘋狂曝光,對照拜登的老成持重,猶如麻辣火鍋變白粥,勢必令收視點和點擊率大幅下跌,此中落差便會形成一個龐大的新聞空間,供新舊媒體去爭奪。

當然,明年疫情的發展,仍會是新聞重點,但隨着疫苗開發,市民生活逐步回復正常,相信關注度亦會慢慢降低。此外,脫歐協議之具體執行情況,還有特朗普的後續小動作,雖然仍會吸引人注意,但於概念層面,這些題目已屬跟進報道的範疇,所以學者估計新聞界肯定要尋覓新方向——關鍵,在於下一波變化能否構成新聞學的範式轉移。

目前傳媒學者分成兩派:其中一邊相信(更準確說應該是「希望」)新聞自由對民主制度的調控作用,在經歷「特朗普夢魘」以後得以充分闡明。他們預計接下來的發展仍是民粹鬥民主,而且有愈來愈多政客會以打擦邊球的方式,公開支持白人至上主義。特朗普本人連同各款變種「特朗普2.0」,亦必定加大力度攻擊傳統民主多元的價值觀,繼而引發共和黨進一步分裂。有分析估計,約六成至三分之二的共和黨員擁護特朗普主義,這些人不單相信假新聞,更會為求達到政治目的,不斷廣傳和製造誤導訊息。

根據上述推演,新聞媒體往後的主要工作,便變成因應民主與共和兩黨的爭拗作核實查證,再配合人工智能刪除虛假誤導資訊,以阻止民粹主義支持者破壞下次中期選舉。同時,被西方社會稱為中國式「戰狼外交」亦會持續升級,尤其針對美國的假新聞作猛烈批評,以分散未來特朗普批評拜登對華不夠強硬的訊息之注意力——畢竟,美國內部愈分裂,對中國來說愈有利。

至於另一派學者,則認為西方傳媒已經由「覺醒世代」(woke generation)引領,進入新聞激進主義時期:他們縱厭惡特朗普,但同意民主黨和共和黨皆腐朽不堪,而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就是不論黨派地反對一切政治權貴。按照這套思考框架,新聞工作者應該為被受迫害的人民服務,包括女性、少數族裔、LGBTX族群等等,而所謂「客觀持平」亦再非單純指準確報道事實,而必須從推動社會公義及歷史發展的角度思考。

在這種情景下,有學者認為西方傳媒的國際影響力應會持續下降。像香港浸會大學的Cherian George預測,內地年輕一代或會參照美國覺醒世代打擊傳統新聞媒體的手法,發展出一套新的政治修辭:他們會因為戰狼外交手法之粗糙,感到尷尬並不表認同,取而代之是強調「社會公義」——指出中國受美國霸權迫害過百年,故西方社會根本無法理解國際關係上的「結構性不公平」。此後西方輿論即使批評中國的人權狀況,內地年輕網民未必再如過去的五毛,一窩蜂地跟着官方口徑施以戰狼般的反擊,卻會提出種種質疑,包括美國如何崇尚白人至上主義,引致種族衝突,因此沒資格自詡為全球公義與人權之守護者。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