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1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彈性反應硬化 中美對抗強化

一、

當前美國這場僅「競選經費」一共便花了一千一百多億港元(約一百四十億美元)的總統大選,「落幕」至今已近月,翹首以望的世人卻仍不知道合法當選者是誰,而現在距法定「權力交接日」雖然只有短短五十天,但看鋪天蓋地有關選情的真假新聞,令人不由自主地預感美國政壇將有翻天覆地的巨變;至於無法不受美國政治影響的世局將如何「適應」,更是無人說得準。美國總統「換班」,令世界特別是中東及印太地區政局躁動、人心浮動,真是意想不到。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不論共和黨或民主黨入主白宮,美國對華強硬政策不會改變,改變的也許只有態度。筆者多次在這裏剖析特朗普不當盟主當霸主的原因,拜登的取態也許相反。去周《經人》的「社論」認為特朗普充滿與中國單打獨鬥的激情(instinct)、視盟國如「跟班」(henchmen);而拜登正在籌劃的「中國策略」,應該與之背馳。這種看法,與筆者的同調。那即是說,在對華政策上,特朗普行的是單邊主義,拜登則採多邊主義,等於共和民主兩黨皆認定中國為非我族類,必須嚴肅對付;只是前者當中國為強敵而後者則視之為競爭對手,真小人與偽君子表面做法有別而已。在這種情形下,中國若不「微調」外交策略,美國「政權交接」後,不論誰人上台,中美關係只會惡化而難望好轉。

二、

特朗普總統「戀棧不走」,並非素餐尸位,無所作為,而是頻行「新政」,這主要表現在對中國密密出招上,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去周六為國防部的「國防政策委員會」(Defense Policy Board)大換血,一口氣辭退包括基辛格在內的十一名「舊電池」,都是「大愛主義」的信徒,雖然迄今取代他們的新人仍未委出,但肯定不是「大愛」之人,因而予人以明年總統「換班」前,世局可能出現海嘯式的大災難。十八日本欄認為美媒突然發表「中國核武大有進展」的獨家消息,是美國有意對華動武的伏筆,昨天美媒又說中國已擁有「真正可以跨洲出擊的H20隱形轟炸機」,應為美國「出手」的先兆。美媒這類報道,不能等閒視之!

一九七二年撮合中美「重修舊好」(七九年卡達總統任內建交)後連串促進「中美雙贏」的活動,令基辛格(H. Kissinger, 1923-)成為大約六百名(當中大部分已過世)「中國人民老朋友」之一;打通中美門道之後,基辛格在政壇上扶搖直上,一度當國務卿兼國安顧問(總統助理),七六年隨福特總統落選黯然離開官場,成立「基辛格顧問公司」,專攻「政治風險分析」,他的名氣加上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當七八年中國開放招徠外資赴華投資時,「基辛格顧問公司」其門如市;顯而易見,不少美資由基辛格做「中介」而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經濟由是突飛猛晉(之前主要靠港商引介外資進入內地),美商則大牟其利,他在內地大受歡迎、在美國亦成「紅人」,在開拓中國市場上,基辛格名利雙收,不在話下。

基辛格開顧問公司,當收費的顧問,由於他的名氣及識見,收費極昂(一九九○年《紐時》說每宗「風險評估」收費二十萬美元,三十年前,這是天文數字),因此享大名之外還發了小財。事實上,這類顧問公司在西方世界大行其道,以尋求其意見,等於把企業決策人的決策風險「外判」,若投資成功,皆大歡喜,萬一失敗,責任由顧問公司承受——如此股東便不能把怨氣渲洩於董事會身上。

非常明顯,趁着中國開放的機遇,「基辛格顧問公司」生意興隆,中國當然亦獲益匪淺,九一年九月中旬他率「美中協會」代表團訪華,李鵬、江澤民以及楊尚昆待他如上賓,消息傳出,基辛格「身價」驟增,據說上引《紐時》的價格馬上漲升五成!

因為中國「加持」,基辛格財源廣進,為保持這種優勢,這些年來,在有意無意之間,基辛格已成為中國在華府的「說客」!基辛格對白宮有沒有影響力?答案是肯定的,不過,影響力隨白宮人事變動而有起伏,比如協助基辛格秘密打開中國大門的海格將軍,八三年失歡於列根總統、被迫辭去國務卿之職,基辛格對美國外交事務影響力便大不如前;到了八九年,當上總統的布殊,與基辛格關係密切(七四—七五年,布殊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辦事處主任,直接受基辛格指揮),基辛格的政治參與又活躍起來……。基辛格的「收費顧問」身份,令政府中人不會與他公開討論「天下大事」,不過,由於他有深厚的人脈關係,他對華府外交政策有一定影響力,十分顯然。

三、

要不是特朗普「清洗華府泥淖」,知道高齡九十七的基辛格仍在「國防政策委員會」佔一席位的人,不會太多;當上這一名重於實的委員,予人以成為「內幕客」的觀感,但包括基辛格在內的委員,不可能獲得什麼「軍事機密」,然而,有此名號,對當顧問尤其是當「中美橋樑」大為有利,情理中事。

美國網誌Quartz一七年四月上旬一則「內幕」,指出是年年初特朗普就任後、接聽台灣總統蔡英文的「賀電」時,基辛格已在北京會見習近平主席並再三對習主席「保證」(reassuring)中美關係不變;而特朗普的女婿與中方的溝通渠道,亦是基辛格穿針引線的成果。基辛格有廣泛人脈關係、當政者對他言聽計從,於茲可見。

自視為「中美築橋人」(bridge-builder),基辛格與每屆白宮主人都搭上關係,民主黨的克林頓夫人在國務卿任上視他為「朋友」,遭黨內左派抨擊(他們認為基辛格是發動越戰的戰爭販子和屠殺越南人民的屠夫);共和黨的布殊總統且曾委他為調查九一一事件委員會主席(他以有「利益衝突」請辭未上任)。事實上,基辛格以「彈性反應」(Flexible Response)主導即什麼問題都應由談判解決的外交「哲學」,被新自由主義者奉為聖典!

特朗普不買這一套,基辛格遂失去「國防政策委員」身份,不過,這對他沒什麼實質影響,卻是其政治影響力式微的朕兆,且預示美國對華政策的逆變(即使拜登當選,亦不可能全盤推翻);不但如此,基辛格當政治顧問而不受《外國代理註冊法案》(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約束的「優惠」,亦將喪失。

特朗普利用短短這段「競選結果不明朗」期間,在憲法許可之下,大刀闊斧調動政府決策層人事,起用反共派取代親華派,基辛格的出局,看似小事一樁,卻突顯了特朗普抗中的決心,其後果因此值得加倍留意!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