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30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愉快教育──誰適應誰?

上周談到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果的關係,是由於國際比較中,東亞社會的學生成就表現出色,但是情緒比較負面。先得說明,這一切都是PISA在比較嚴謹的調查中得出的比較,只是相對而言,並沒有絕對的標準。說到底,說東亞社會的表現高,也可以說是其他地區的表現低。說東亞社會的學生情緒負面,是因為其他地區的學生更加愉快、考試憂慮更加少。

前文提到,墨西哥的教育工作者,似乎認為「愉快」是一個重要的準則,因此學生是否愉快,非常重要;因而不打算學東亞社會的學習模式。1990年,筆者在哈佛度進修假,孩子在社區的學校念小學。這是麻省Cambridge一個葡萄牙裔居民的社區。就筆者的觀感,這所學校實在是不敢恭維,沒有明確的課程,教師幾乎每一課都是即隨意即興,考試也是馬馬虎虎,肯定是為了拿分數交差。然而,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普遍感到滿意,而且是非常滿意;他們的一致評論:「這所學校太好了,我的孩子很愉快。」令筆者大開眼界,也打開了對於教育的視野——原來在有些文化,成績並不重要,愉快才最重要。

有一些初聽起來比較極端的評論,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論愉快,東亞社會的教育,似乎沒有愉快這個目標,也不認為愉快應該成為教育的目標,但又不會有人認為學生應該不愉快。考試憂慮,東亞社會很重視考試,自然會有應試的壓力;其他社會不那麼重視考試,自然考試憂慮就少。也就是說,這些因素進入調查,本身難免有文化的傾向。同理,假想要調查學生如何考慮父母的期望,東亞社會的學生,一定表現很高。又或者問學生是否需要有競爭,東亞學生大概都會答「需要」。

這裏無意否定PISA。PISA的測試,肯定是目前比較先進的形式——脫離了具體的課程框架,而是從實際應用的角度,測量學生的能力。但是與一切國際比較一樣,研究若是離開了具體的知識與能力,就必然要進入文化差異的領域,那就不是純粹的問卷調查可以達到目的。不過,PISA的這些背景調查,可以引起我們的注意。

學生愉快 是否目標?

例如愉快,就為我們提出了問題:就算愉快不是我們教育的準則,我們有沒有考慮學生需要愉快?愉快是教育的目的嗎?我們不介意學生不愉快嗎?我們要避免學生不愉快嗎?學生什麼時候才愉快?若是學生經常處於不愉快的狀態,是我們願意見到的嗎?學生學習的過程,遇到不愉快怎麼辦?還可以再進一步:學習中會不會有吃苦的時候?吃苦算是不愉快嗎?是否也可以愉快地吃苦?我們傳統的故事裏面,科舉成功的都是苦學的範例;都是宣傳「十年寒窗」,才會有「一朝成名」,怎麼理解「吃得苦中苦……」?也可以問,學習中如何對待失敗?是否要學會愉快地失敗?……

這些問題,也許在我們的文化裏面,傳統上沒有人會問,現在遇上文化比較,正好開闊我們的思路。在香港,中西文化交滙,西方流行的,我們往往不加思索就接受,近年不是也有很多關於「愉快學習」的討論嗎?甚至年前遞交政府有關學校家長的一份報告,就是以「愉快學習」作為主題。內地也曾經有學校以「愉快教育」作為改革方向。

根據以上的討論,我們身處的東亞「筷子」社會,似乎沒有把愉快作為教育的目標,但是又似乎從來沒有認為學生不愉快是應該的。把愉快作為目標,與把學生弄得不愉快,這兩個極端之間,其實還有很大的中間地帶,讓我們教育工作者探索。就「愉快」一個話題,可以供學校的老師深入探討。

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學校裏面生氣勃勃,尤其是當學生熱烈地參加課外的活動,學生在課餘、課後的生活中,都是充滿笑聲與笑容,顯得很愉快。但是一碰到課內的生活,很容易就感到枯燥、乏味、沉悶,到了要完成必須的作業,要準備考試,就很難有笑聲與笑容。而後一種情況,我們又往往也許覺得是很正常的。可以說,我們希望學生愉快,但又不介意他們會不愉快。

課程學生 誰適應誰?

這又聯繫到其他的一些現象。一個是課程適應學生,還是學生適應課程?筆者最早發現教育裏面的文化差異,是中小學的課程。在華、韓、日、越這些社會,小學課程一般是統一的,學生沒得選擇。這在其他社會也大概如此,大概是大家都認為,有些知識,是每一個國民都必須具備的,因此要統一要求。但是到了初中,在這些社會,仍然是統一的課程。而在歐美許多「西方」社會,在初中,學生就有很多選擇。到了高中,歐美的學校選擇就更多了,而上述這些「筷子社會」,只有有限的選擇,頂多就是分「文」與「理」,又或者加上「商」,基本上是為了應付大學入學的要求。

以美國為例,整個中學,學校開的課,可以是高深的古典哲學、古代文學、拉丁文,也可以是技術性的髮型、球類、修車、……;也有不少中學已經實行學分制,學生可以自由選課。這些,在「筷子」社會的學校,大都只能是作為課外活動,頂多是邊緣的選修。

筆者的闡釋,這是「課程適應學生」,還是「學生適應課程」兩種教育理念的對立。課程適應學生,是因為學生人人不一樣,不必也不能強迫他們接受同樣的課程。這裏面也隱涵教育是為學生個人服務的,他們喜歡學什麼,就應該讓他們學什麼。問問香港國際學校的學生,他們都會說在學校很愉快;而愉快的原因,就是「我喜歡學什麼,都能讓我去學。」

學生適應課程,是覺得教育是把學生融入社會的過程,課程代表他們進入社會需要的知識和能力。這裏面,也隱涵着學生應該學會適應外界的(社會的)要求,要學會把學校學習作為自己的責任。這與學生是否喜歡這些科目,沒有關係。他們在念這些科目的時候是否愉快,也無關宏旨。或者要求高一點,他們要學會愉快地適應課程的要求。

因此,表面上都是那些課程、那些科目(香港現在稱為學習領域),但是由於不同的文化對教育帶有不同的期望、賦予不同的意義,所以過程的設計,就很不一樣,最後的結果,其實也很不一樣。但是都給考試的分數掩蓋了!

文化差異 深入教育

這也許可以解釋PISA背景調查中學生的表現。在主流西方文化的社會,對學生的劃一要求比較少、也比較低,因此他們的知識與能力就相對比較弱。但是他們的教育把個人放在舞台的中心,因此他們的自我感覺會比較強、比較自信、比較愉快;負面的情緒就比較少。在東亞「筷子文化」的社會,學生有比較劃一的基本知識與能力要求,他們的知識與能力就比較高。他們學會適應環境的要求,慣於參與競爭,服從遊戲規則;因此他們的自我感覺就比較弱、缺乏自信、不大愉快;負面的情緒就比較多。

以上,是一個極為簡化的分析。但也說明,文化的差異無所不在。文化差異的深遠影響,文化差異的複雜性,就教育來說,天天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們很少注意。反而,往往拿到了外國時興的一些理論、一些模型,就以現代化的名義,硬套在我們的教育上面。

特別值得注意,這裏說的是文化「差異」,沒有說是文化「落差」。筆者始終覺得,文化之多元存在,就應該是平等的;難以用一個文化的觀念,來褒貶另一個文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