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1日

鄒崇銘

人工島工程研究 並非可行性研究

特首林鄭月娥即將在10月14日宣讀第四份《施政報告》,亦是任內倒數尾二的一份。猶記得在兩年前的第二份《施政報告》,林鄭突然拋出石破天驚的「明日大嶼」計劃,將填海面積大幅增加七成至1700公頃。就連負責「土地大辯論」的黃遠輝,亦不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新方案。重重疑團至今卻仍揮之不去。

林鄭在發表「明日大嶼」十多日後,出席港珠澳大橋開幕禮時與習近平並肩而行,並在演說中大談人工島計劃對大灣區的貢獻,似乎成了她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在不足4個月後,林鄭義無反顧地推出《逃犯條例》修訂,將整個社會推進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復在一年之後,香港經濟飽受肺炎疫情史無前例的打擊,多項救市措施已花掉了庫房數千億元,未來經濟展望亦極不明朗。因此就連建制派亦紛紛轉口風,對人工島的前景持觀望態度。

如此大形勢下,「明日大嶼」似已成了林鄭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隨着延任一年的立法會即將復會,交椅洲填海5.5億元工程研究的撥款申請,勢必成為財委會最敏感的新焦點。公眾人士難免會質疑,立法會延任原已欠缺法理和民意基礎,本應只處理必需和緊急的事項,此刻卻把具重大爭議性的撥款提上議程,是否不必要地激化社會矛盾,並為延任的立法會添煩添亂?

官方暫時仍未有就工程研究撥款作出交代,建制派議員卻已爭相開腔為政府說項。對於一直支持「明日大嶼」的「忠粉」來說,力求讓工程盡快上馬,自是不難理解。奇怪的倒是對人工島計劃觀望的「騎牆」議員,卻也異口同聲地支持撥款上馬。5.5億元公帑始終不是一個小數目,對此他們又如何能自圓其說呢?

據筆者了解,不少議員如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功能界的謝偉銓,便指無論交椅洲填海最終是否上馬,也應該盡快通過撥款,就該項人工島計劃的可行性,包括相關技術困難和財政上的負擔等,先行作出詳細評估,從而提供更多客觀的數據,讓公眾權衡人工島計劃的去留問題。也就是說,在「明日大嶼」的前途未卜之際,可行性研究仍然應該繼續進行。

近日這類說法其實並不罕見,但可惜卻完全不符事實,顯然是在刻意混淆公眾視聽。因為根據發展局2019年中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5.5億元撥款絕非什麼可行性研究,而是在填海工程真正展開前的詳細規劃及工程研究,內容包括「制訂詳細土地用途方案,為相關工程進行初步設計,並就制定發展方案進行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等等。

除此以外,5.5億元撥款還包括了運輸基建設施研究,就連接港島、人工島和大嶼山和屯門等地的「優先道路和鐵路,以及可能較遠期道路和鐵路,進行區域性運輸研究……工程技術可行性研究……勘測研究,包括初步設計、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等。顯而易見,這些都是在「明日大嶼」定案後、展開工程前的準備工作,「研究人工島可行性」之說純屬誤導,指鹿為馬。

談西北交通接駁本末倒置

與此同時,不少大力倡導填海的團體,則開始避談人工島本身的成本效益,轉而將公眾注意力,放在所謂的新界西北交通接駁問題上。以團結香港基金為例,近日便大談人工島向西北連接欣澳,鐵路將通往擬興建的「西部海岸鐵路」,跨海抵達屯門黃金海岸及掃管笏一帶,公路則同樣經由11號幹線到達新界西北地區等。此舉無非力圖論證,「明日大嶼」不只本身提供1700公頃土地,而且可以提供全新的公路及鐵路網絡,作為貫通新界西北、大嶼山、人工島及港島區的交通選項。

把「明日大嶼」說成新界西北的交通接駁,實在難免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眾所周知,現時該區主要依賴西鐵、3號幹線和屯門公路通往市區,自然無法滿足新發展區人口大幅增加的需要。但奇怪的是,官方在過去十多年規劃洪水橋、元朗南和屯門南、屯門西南一帶時,皆對此等問題一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完全無視新界西北早已逼爆的境況。現時卻因為要幫填海製造輿論攻擊,才匆匆把新界西北居民「擺上枱」?

事實上,就算新界西北居民需要更多對外交通接駁,試問又有誰真的需要繞經大嶼山、交椅洲前赴港島區?即使真能順利接駁港島西線,又如何面對該區出現新的交通瓶頸?更何況這批捨近圖遠的交通基建,按官方估算造價已接近3000億元,又是否沒有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案?

執筆之際,乍聞官方將會收回竹篙灣填海第二期土地,不再預留作迪士尼樂園發展之用。儘管由於發展高度限制等問題,釋放竹篙灣閒置土地作發展仍有大量困難,但它卻已足以開啟全新的想像──無論是尋找新的填海用地,抑或解決西北交通接駁的問題,在「明日大嶼」以外還存在其他可能性,可讓公眾重新探討和從長計議。

竹篙灣土地適時重新規劃

正如我在本欄曾多次提及,採取欣澳、竹篙灣,以至青衣西南一帶的近岸填海,不但成本效益將遠較交椅洲為高,規劃亦可以循序漸進方式分期進行,毋須孤注一擲地悉數把家當押上。儘管填海面積將較「明日大嶼」為少,但地理位置卻遠較孤懸海上的人工島為佳,作為市區西面門戶亦順理成章。只要規劃得宜,實不難成為「第三核心商業區」的理想選址。

至於從西北交通接駁的角度出發,則從欣澳、竹篙灣經青衣西南,再接駁西九龍一帶的鐵路和公路網絡,其實用性亦必然較交椅洲一線為高,而成本則只及它的一半甚至更低。原因無他,近岸填海不但在技術上更為可行,交通路線的走向更為合理,與鄰近已發展區亦存在協同效應。凡此種種,離岸填海皆不可同日而語。

在特區政府庫房愈趨緊絀之際,仍強行讓「明日大嶼」上馬,實無異於打腫臉充闊佬,無視社會經濟環境的客觀狀況。超級人工島的建議就更屬天馬行空,乃是「堅離地」的不切實際想像。林鄭政府正是由於盲衝亂撞,早已令香港承受空前沉重的代價,更加不應一錯再錯下去。現在是時候知所反省,早日回頭是岸。

影子長策會成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