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6日

丁望 思維漫步

紀念闖將萬里 倡議廣開言路

改革家萬里(1916-2015)曾倡議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每個領導者都應該有幾個有膽識的親密朋友,特別要有幾個敢於提出不同意見、敢於當面直言不諱的諍友。」

他又說:「少數賢明帝王還能禮賢下士,結交幾個諫臣密友,我們共產黨員不是應該做得更好些嗎?」

唐太宗(599-649),就是「克己勵精,容納諫諍」的賢明帝王。《貞觀政要.任賢》提到他讚賞魏徵:「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

要廣結諍友 需破除言禁

今年7月,適值萬里逝世5周年,「姓黨」網絡平台刊出紀念文章系列。

按慣例,紀念「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生辰、忌日,逢10年舉行一次。萬里辭世5年而有紀念文章刊出,頗令人有點「意外」。此外,萬里一向主張深化改革和「反左折騰」,倡議改革權力體制、廣開言路、實現黨內民主,這種「主調」與現在的「集中統一」論並不「合拍」,這亦增加人們的「意外」感。

紀念萬里的文章,着重介紹他在安徽的農村改革,支持農民的「包產到戶」,稱他是改革闖將。也提到他「積極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提出「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

上述的「課題」,就是萬里1986年1月演講的標題,這是「軟體科學研究工作座談」的主旨演講。演詞刊出後,在政界、知識界引起轟動效應。

轟動的原因,是萬里觸及一言堂與決策的失誤,建議創造平等、民主、協商的討論環境和學術的自由生態。他說:

「只有在高度學術自由的氣氛中,才能才思泉湧,觸類旁通,獨立思考,提出真知灼見。也只有高度政治民主空氣中,才能言無禁忌,力排眾議,慷慨陳情。軟體科學研究應該只尊重客觀事實,崇尚真理,不迷信權威,不屈從個別領導人的意志。」

他期待改變上綱上線、秋後算賬之弊:

「所有的政治問題、政策問題,都是應當進行研究的,在沒有作出決定之前,都是可以討論、可以爭鳴的。不要對不同意見不同觀點,再像過去那樣上綱上線、圍攻批判。」

他又提到「過去很長時間內」,沒有真正的「鳴放」。他認為,把「鳴放」當作「引蛇出洞的所謂鬥爭策略」,「是十分可悲的」。

他說:「只能領導人獨鳴,又談得上什麼高度民主呢?我認為,我們應該廣開言路,破除言禁,把憲法規定的言論自由切實付諸實行。」

1980年代的萬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國務院常務副總理,與總書記胡耀邦、總理趙紫陽為第一線的三馬車;在他們之上,有掌控決策、政治全局的第一代老人葉劍英、鄧小平、陳雲。

家長一言堂 形成假大空

1980年代,陳雲(1905-1995)早就說過不要「搞一言堂」、偏聽偏信。

他說:「一個人講了算,一言堂,一邊倒,我認為不好」,「要認真實行集體領導制度」。(陳雲文選〔1956-1985〕,頁242)

他又說:「我們原來吃過苦的,搞一言堂。我過去說過,不怕人家講錯話,就怕人家不說話……大家都不說話,那就天下不妙。」

在一言堂之下,言路堵塞,不僅黨內容不下不同聲音,社會上也充斥謊言,形成「假大空現象」。

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說:「人們對……『重要指示』只能學習、領會、執行,而不能發表異議……對上只能俯首貼耳,久而久之,說真話的人愈來愈少。」

言路堵塞,不敢講真話或被迫說假話,關乎政治體制之弊:極度集權。

權力「高度集中」於一個人,把個人凌駕於黨之上,自然不會有真正的黨內民主。連執政黨也沒有黨內民主,哪裏會有全社會的民主?民眾沒有實際的知情權、表達權,只能是「聽黨話」的工具:「黨叫你做什麼就做什麼」。

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的「決議」,稱毛的「左傾錯誤的個人領導實際上取代了黨中央的集體領導」,「黨的權力過分集中於個人,黨內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現象滋長起來」。

這是對「左的20年」(1957-1976)歷史教訓之述評。事實是:毛的左折騰,在1957年前就存在;在毛之後,極左的沉渣仍未清除。

編階級敵人 左折騰整人

個人極度集權之能長期維持,與無產階級專政論、階級鬥爭論息息相關。

掌控大局的集權者,一方面樹立絕對正確的「權威」地位;另方面不斷編造階級敵人(今稱敵對勢力),並以鬥爭手段恫嚇和「搞臭」他人,以建立或鞏固震懾力。

例如,1959年以反黨反社會主義之名,整彭德懷元帥;文革初期(1966、1967)把他關押秦城監獄,後加上「裏通外國」的叛徒、內奸罪,這是「你死我活」的黨內鬥爭模式。

陳雲慨嘆:「過去受左的指導思想影響,過分強調鬥爭哲學,不該鬥的也鬥,動不動就上綱到路線是非。」

胡耀邦在1986年的一次演講,也提到毛個人的專斷:「不但聽不得不同意見,而且把不贊成和不完全贊成自己主張的好意見,當成右傾、走資本主義道路、反黨。」

大大小小的當權者,有整人的權力、「專政力量」的支撐,又有唯我獨尊的亢奮,自然容不得「雜音」。講真話揭真相面對很大的風險。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