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7月4日

楊庭輝 李子維

世紀疫情加劇黎巴嫩政經危機

今年初,黎巴嫩幾經辛苦下才勉強組成新內閣政府,但街頭抗爭不僅沒有因此平息下來,而且有愈趨暴力的傾向。在連串的示威活動中,部分婦女走上前線,抗議政府不容許自己子女入籍,只因父親並非黎巴嫩人。不過,抗議政府滅貧無方,始終才是黎巴嫩示威抗爭的主軸。世紀疫情肆虐全球,無疑是向本已弱不禁風的黎巴嫩再狠狠補上一刀。

乏外儲難添置必需物資

在爆發世紀疫情前,黎巴嫩已是債台高築的國家。全球三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國際於今年1月底評估,黎巴嫩縱然有370億美元外滙儲備,但負債金額錄得驚人的525億美元,其債務佔GDP的比例長期逾150%。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引述黎巴嫩醫護人員和官員消息指出,黎巴嫩隨時因財困危機而無法為病人提供緊急的醫療服務。

爆發世紀疫情後,黎巴嫩的醫療資源自然更為捉襟見肘。由於黎巴嫩的外滙儲備枯竭,加上教派共治的政治利益糾紛問題根深柢固,所以迪亞卜內閣只能採取見招拆招的被動方式應對任何突發危機,而無法大刀闊斧推行根本性的制度改革。黎巴嫩總理迪亞卜於3月7日更宣布不會如期償還12億美元的國際債券。

其實,黎巴嫩民眾對政府無法提供日常生活的基本支援已習以為常,他們大多依賴教派色彩濃厚的機構提供相關的支援。然而,面對世紀疫情危機,那些機構也顯得無能為力。雖然黎巴嫩私家醫院的設備質素挺不錯,但它們均採取非常保守的方式去應對是次疫情危機,例如願意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也只願各分配20張病床。

封關保平安卻重挫經濟

不過,儘管黎巴嫩長期處於坐困愁城的狀態,但直至6月25日,黎巴嫩官方確診的人數只有1644人,當中1103人已經康復,感染病毒身亡的只有33人。以黎巴嫩600多萬人口來計算,它的疫情在中東以至全球來說也不算很嚴重。一般估計,黎巴嫩政府深知自己無力應付疫情大爆發,遂果斷採取封關的措施,這個決定成為黎巴嫩確診人數遠低過預期的關鍵。然而,亦有分析憂慮,黎巴嫩的官方確診數字之所以不多,源於政府沒有能力為全國人民提供廣泛的檢測,國內可能有不少隱性的超級傳播者,因此黎巴嫩並不能對疫情掉以輕心。

尤有甚之,儘管封關措施有助降低黎巴嫩疫情的嚴重性,但對本已泥足深陷的黎巴嫩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由於黎巴嫩國庫空虛,所以政府難以仿效其他國家般採取量化寬鬆和補貼各個行業的財經政策,如今黎巴嫩已有接近一半人口處於失業狀態。此外,里拉兌美元的黑市價格已貶值超過六成。政府為了阻止外滙進一步外流而強行實施資本管制,不少黎巴嫩的打工仔未能從銀行戶口提走儲蓄款項或把它們兌換成美元,只能眼白白看着自己的銀行賬戶貶值。里拉急速貶值,自然導致黎巴嫩國內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大量黎巴嫩平民無法應付日常生活的開支,而在物資緊絀的情況下,他們又更傾向於囤積日用品,導致日用品供應更為緊張,如此一來又加劇物價飆升的幅度,形成難以逆轉的惡性循環。雖然黎巴嫩政府嘗試派發一筆現金援助給予窮困家庭,但里拉貶值速度之快,使現金紓困措施變得形同虛設,未能真正解決窮困家庭燃眉之急。

飢餓交困,加上看不見黎巴嫩政府有解困良方所帶來的絕望和憤怒情緒,促使黎巴嫩示威者在國內疫情稍為緩和的情況下便再次走上街頭抗爭。相對於去年的示威活動,黎巴嫩今年的抗爭相對較為暴力,例如縱火焚燒銀行和與前線警員和士兵爆發衝突等。

抗爭暴力升級解困無方

誠然,黎巴嫩抗爭暴力程度升級,可能會招致黎巴嫩政府加大鎮壓示威的程度、較少人能夠長期參與在其中,甚或失去外國支持等負面影響。黎巴嫩政府亦可借助疫情危機加強打壓示威活動。然而,黎巴嫩人民面對的是生死存亡問題,即使政府加大鎮壓力度,示威抗爭活動恐怕仍會不斷出現。黎巴嫩政府深明民怨沸騰的根源,在於經濟表現乏善足陳,但要解決積壓多時的問題,可謂難於登天。政府削減公務員工資,其節省下來的金額對償還債務來說可謂微不足道,與此同時,加劇了公務員對政府的不滿,甚或迫使他們全面加入抗爭的行列。此外,黎巴嫩政府在疫情危機下寄望刺激旅遊業挽救國家經濟,似乎是不切實際。若然為了刺激旅遊業而放寬封鎖限制,最後導致疫情蔓延開去,黎巴嫩隨時得不償失。

值得一提的是,銀行之所以成為示威者攻擊目標,並不止於它們挾持着廣大市民的儲蓄款項,而在於它們同時是製造黎巴嫩債務陷阱的兇手。過往多年,黎巴嫩的存款戶把儲蓄存入銀行,然後由銀行以高息條件借給黎巴嫩政府投資,可是黎巴嫩政府不時把相關貸款當作政治酬庸投資在虧本的項目上,黎巴嫩的銀行卻仍然繼續盲目地向政府批出借貸,結果政府無力償還貸款,導致銀行滿手壞賬。由於黎巴嫩的經濟危機已是路人皆知的秘密,因此不論政府推出任何救市方案,還是銀行實施任何債務重整的政策,也難以取得外界的信任。

事至如今,黎巴嫩政府肯定無法單靠自身力量解決國內的經濟危機,請求外國和國際經濟組織援助是難以避免的事。可是,多國目前因抗疫緣故自顧不暇,它們在未來一段日子對黎巴嫩的支援恐怕會「與日俱減」。國際經濟組織亦會基於黎巴嫩的債務違約紀錄而更審慎批出借貸。更甚的是,美國近日制裁敍利亞的《凱撒法案》加劇了與後者關係密切的黎巴嫩經濟危機。黎巴嫩現時狀況已與陷於戰亂狀況的國家相差無幾,隨時面臨數十年的動盪不安。

楊庭輝為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李子維為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學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