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6月26日

熊永達

向人大常委陳情:港國安法宜鬆不宜緊

5月28日人大決定訂立「港區國安法」以來,無論處理手法和擬議法例內容,都令大部分香港人忐忑不安;首先,據報道,這條法例會以極快速度審議通過,將沒有正式的諮詢程序,讓受影響各行各業的港人發表意見,背離香港行之有效的政策諮詢程序。其次,擬議的法例涉及:

一、分裂國家;

二、顛覆國家政權;

三、組織實施恐怖活動;

四、勾結外國及境外勢力危害國家等行為和活動【註】。

這些嚴重罪行,有可能會直接送回國內處置,刑罰可至死刑。在這關鍵時刻,我謹此向人大常委陳情,希望不要為了刮掉茶垢,連這珍貴的紫砂茶壺(1993至2003年政協主席李瑞環形容香港的用字)都一併打碎。

任何文明社會為一個地區立法都會諮詢當地人民,讓人民表達意見,了解人民的憂慮,在落實擬定法例時,可盡量減輕人民的憂慮。全國人大從5月28日決定為香港訂立國安法,據報會在一個月內火速完成法例的草擬及通過,但至今3個多星期,都沒有公開具體條文及罰則,市民感到完全蒙在鼓裏,十分無奈。

全國人大常委會在6月18至20日開會,原議程沒有列出討論「港區國安法」,但在6月18日中美官員在夏威夷會面後,隨即增加討論「港區國安法」的議程,令市民感到港人的福址就如同貨品,只會在中美角力中被販賣,討價還價,港人無從置喙。人大常委會會議在6月20日結束。

據報,會議的確討論了「港區國安法」草案,但官方只發表了一份說明書。人們看到的是這立法方式神神秘秘,普羅大眾在沒有渠道表達意見、官方或非官方都沒有正式搜集港人聲音下,特首高官、立法會主席,以至約120位名流卻被中央官員約見或出席座談會,反映意見。但這些人都沒有透露是否代表港人,反映了什麼意見。新華社、《大公報》和《文匯報》的報道就聲稱負責官員正聽取港人意見!

關門打仔 治標不治本

這樣的行事方式的確與香港行之有效的制度格格不入,人們不禁要問:是否中央政府對特區政府完全失卻信心?連正規一點的立法諮詢工作,都不能委以任何責任?我深信港人是講道理的,既然中央亦有意圖了解港人的意見和憂慮,何不大大方方做好諮詢?

根據人大法工委會後發出的「港區國安法」草案說明,最令港人憂慮的條文有二:一是中央將在港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在特定情況下可行使管轄權;二是中央會委派一名顧問,向特首領導的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意見。這兩條規定開啟了中央直接參與香港事務的前例,雖然港人明白國家安全事務是中央有權有責管轄,但最佳的做法是委任香港政府執行。人們害怕承諾了的港人治港變形走樣,中央派人直接管轄香港。更令人憂心的是,有不同政見人士會直接被解返內地處置。

「港區國安法」的訊息愈來愈明顯有兩項主要目標,一是排拒外部勢力干預香港及中國事務,即俗語說:中央要關門打仔,整治「港獨」和本土人士,外人不得說三道四。二是要在香港進行直接逮捕、檢控和懲治一小撮對國安造成損害的人,達到震懾的效果。我認為採用嚴打的方法試圖遏制人的思想,在香港這開放型的文明社會是不會有效果的。

「打仔」只治標不治本,不可能讓人心服口服,反而會觸動「壓力愈大,反壓力愈大」的物理現象。

過去一年出現的社會亂象正顯示這種狀況,我們絕不願意看到這種亂象螺旋式的轉下去,進入死胡同。及早解套才是上策,國安法宜鬆不宜緊,採取治本的方針策略才是正道。事實上,中央領導人多翻指出香港有深層次矛盾,但政府從來沒有認真應對這些矛盾。

若果政府能調動現時用於推動國安法的資源去認真處理香港的問題,了解年輕人憤怒的緣由,慢慢在源頭解結,相信繃緊的狀態會放鬆。

港人恐共 但愛國愛港

最後,我希望中央理解香港人普遍恐共,愛國但不愛共產黨;對共產黨的批評絕不是不愛國。絕大部分老一輩的香港人,都在1949年大陸變天後逃到香港。對於大陸發生的三反五反、文革和六四等政治事件,包括年輕一代的港人都是恐懼的。在這種民情下,八零年代鄧小平領導的中共中央決定收回香港,就採用「一國兩制」模式,制定香港《基本法》,建立防火牆「河水不犯井水、井水不犯河水」,讓「兩制」運行,安撫港人的恐共情緒,讓港人安心回歸祖國。鄧小平當年講過共產黨不怕被罵,也罵不倒的;現時中央應比當年更有信心。國安法中絕對不應包含任何可能導致以言入罪的條文。

我認為香港人都愛香港,期望香港一天比一天更好,我敦促中央以求大同存小異的一貫方針處理香港事務,制定有效機制,讓香港在平和氣氛下,為香港尋找出路。

大學退休副教授

註: 原人大通過的字眼是外國和境外勢力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事務的活動,最新的字眼是在6月18日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會面後修改的。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