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3月23日

李子樂

英「佛系」抗疫不足奇

英國疫情大爆發,首相約翰遜早前宣布當地進入「拖延階段」,決定以在家治療、長者隔離等作為應對現階段疫情的策略,惟此對策備受國內外不少專家質疑。

生病沒什麼大不了

有趣的是,當時我們還未看到英國當地民眾普遍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恐慌(與居英華人的震怒、留學生趕快回國避疫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這或許反映了西方民間傳統對待疾病的態度和觀念。

「沒什麼大不了」、「疫情總會過去的」、「放鬆點吧」,都是新聞報道中英美民眾面對疫情常常掛在嘴邊的回應。

其實他們從小便被教曉一個觀念,就是生病只不過是人生必經階段,即使面對大病,也是件「自然」的事,沒什麼好怕。傷風感冒不用吃藥,是他們的普遍共識。即使小孩發燒多天,也不用緊張,好好休息早晚會痊癒的。他們相信人生病了,靠抵抗力自然會好,而且病後能產生抗體。在此文化邏輯之下,生病的人不會特別停止自己社交活動,別人也不會特別避忌。有時候甚至可以「積極染病」,例如家長為子女舉辦水痘派對,讓孩子及早感染水痘,產生抗體。

反觀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待疾病就較為忌諱。例如老人家見到小朋友高燒不退,會去廟宇「收驚」。我們生病,一定要盡快就醫,也盡可能遠離生病的人。

戴口罩是個人判斷

據學者Geert Hofstede國家文化特質理論的相關研究,英國屬於典型的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社會。相反,亞洲不少地區包括香港,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傾向較高,而這些地區正正都能做到「全城戴口罩」抗疫。

當然港人經歷過SARS之後,戴口罩已成日常。不過若從集體主義文化角度看,能做到人人戴口罩,其實不一定代表是因為港人特別無私、總為他人着想,反而是更像一種「怕累街坊」的集體心態:你死你事但不要連累他人。

然而對於英國一般民眾而言,戴口罩防疫是個人的判斷和決定,也對自己行為負責。個人做足防疫工作便可,至於別人戴口罩與否,則不該干涉。但問題是,只從個人層面出發去考量戴口罩的需要,將無法理解全城集體戴口罩所帶來的「額外」防疫功效。

無論如何,政府抗疫措施的成效,很大部分需要國民集體配合。英政府連日來多番強調,其抗疫措施的目標不是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而是要推遲要求國民長期留在家中,以防日後疫情高峰的時候國民不會因漫長抗疫產生厭倦而不遵從隔離措施 。

也許英政府實在太了解民眾了;即使硬推嚴格「社交距離」措施,也很難想像民眾會積極配合。你看看,爆疫初期英國體育賽事、音樂會等大型公眾活動不是盛況不減嗎(或看看香港蘭桂坊夾道依舊夜夜笙歌)?

這種文化生活習慣和態度,似乎成為這次抗疫工作的最大阻力。

作者為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