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3月17日

Enric Sala

拯救大自然刻不容緩

地球生物危在旦夕,人類對於豐裕的追求已經超過限度。研究表明,我們改變了75%以上的地球無冰土地,一大半宜居表面被用來生產糧食,荒野佔土地面積不足25%。海洋也好不到哪裏去。過去幾百年中,90%的大型魚類從海洋消失,63%的存量被過度捕撈。

更糟糕的是,1970年以來,工業、農業和毀林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大幅增加,造成變暖加速,如果到2030年無法降低土地轉換和溫室氣體排放,就不可能把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即使是1.5℃的升溫,也足以為地球生物帶來重大威脅,加快第六次大滅絕。隨着生態系統崩潰,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物種的生活品質都將下降。

如果生態系統飽受壓榨,那麼其所提供的自然商品如清潔的空氣和水難免減少。研究表明,由此衍生的風暴和乾旱或在未來30年讓一億人流離失所,許多物種同時遭到滅絕,地球需要數百萬年時間才能恢復生物多樣性的廣度和深度。

為了防止這一情景,我們必須銘記,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只成功了一半。如今,只有15%的陸地和7%的海洋受到保護。但研究表明,到2030年,我們必須保護兩倍於此的陸地和4倍於此的海洋,才能勉強保護基本生態系統,避免氣候變化最災難性的後果。

今年稍後時間,聯合國氣候多樣性公約峰會將在中國昆明召開,科學家和其他相關利益方制定了全球自然保護協議(Global Deal for Nature)。這是一份有時間限制、基於科學的極化,旨在到2030年保護30%的陸地和水域。它也是到2050年實現50%的地球保持自然狀態的目標的里程碑。在未來十年,我們需要實現比過去一個世紀還要大的保護成就。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全球保護力度迅速且協同地提高。

任務是艱巨的,但到2030年保護30%的陸地和水域完全是可以實現的。研究表明,30%的目標只要使用現有消費模式內的現有技術便可以實現,如果政策、生產及政府和企業支出模式能有所變化的話。此外,維持不斷增長的人口,所需的糧食需求通過當前農地即可滿足,只需要減少糧食浪費。但我們還需要恢復近岸手工漁業,發展再生農業,在提供本地和更健康的糧食的同時改造土壤,吸收我們排入大氣的碳污染。如果我們把每年補貼不可持續漁業和農業活動的資金中拿出一部分,就能保護每年為人類提供價值125萬億美元的「生態系統服務」的自然。通過辨別和減輕企業的自然風險,能夠建立讓人類和自然界都受益的可持續經濟。

我們有機會實現這一點。保護更多自然世界是一個宏偉的目標,這個目標能夠保護人類以及跟我們共用地球的所有物種的燦爛的未來。

作者是國家地理學會專職探險家。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0.www.project-syndicate.org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