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3月2日

曾德成 海闊天空

反思價值

17年前「非典」疫情觸發反思,孕育了科學發展觀。今次「新冠肺炎」疫情再引起反思,將也帶來觀念更新嗎?

反思首先在於價值。人們當年在「非典」隔離期間,感悟到健康比財富重要:社會不能只追求經濟增長,更須確保人民安康,維持人與自然和諧。

香港的價值觀念在疫情中出現變化。網上廣傳一則諷刺說:「過去戴口罩搶錢,現在帶錢搶口罩。」這說的還只是搶購。極端的是真正搶劫:有3個歹徒拂曉到超級市場外,持刀指嚇理貨員,奪去50條共600卷廁紙;一名疑犯迅即被捕和控以打劫罪。

這宗劫案成為國際新聞。世上從來未聞搶劫以廁紙為目標的。50條廁紙共值1695元;被捕的青年和同夥竟不惜為此以身試法,這是怎樣的價值觀呢?

固然1695元只標示市場價格,不反映50條廁紙在人們心中的價值,在劫匪心中其價值或許更矜貴。在疫情造成的反常狀態下,市民紛紛搶購屯積,超市和店舖則實行限購,拿錢根本買不到這許多卷廁紙。

疫情為什麼會影響到廁紙需求呢?大家知道廁紙的用途是什麼,雖然斯文人不宣之於口,日前權威人士發表的鴻文也避免提及,雅不說衞生紙、手紙,明言的是「糧油米麵、鮮肉果菜乃至消毒液、紙巾等,會繼續源源不斷運來」。這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搶購停止了。

至於口罩需求因疫情而大增,道理易明,儘管一般人講不清楚具體什麼場合使用,專家各有說法,言人人殊,建議戴又不戴。疫情擴散未止,戴口罩似乎攸關性命,街上行人都半遮面。據報全球口罩供求失衡,價格急升。國家發改委上周說,內地口罩總產量增至每月16億多個,仍必須節用。

商品價格常會變動,時上時落。經濟學者長期以來力圖參透價格起伏的奧秘; 若能窺準股票價格上落,豈不發達?

古典學派認為,價格波動要趨向於價值,價值則由商品所含勞動量決定。新派學者則反過來認為是價格決定價值,一切視乎消費者願意付出多少,這叫做主觀決定論。雖然觀點不一,各學派都同意價值是社會建構。

口罩供不應求,政府堅持不管制市場售價,而決定資助在本地生產。口罩固非高技術,本地肯定造得出來,過去沒有造是因為成本高,缺乏競爭力。懲教署轄下有工場造口罩,那是給在囚人士提供訓練,每月生產100餘萬個;因涉關押勞動,產品全交政府分配,不公開銷售。

現在因為口罩「有錢也買不到」,有基層團體已籌劃安裝生產線,預計每月造300餘萬個口罩,免費派街坊。另有商家投資設廠,計劃月產1200萬個。不同的生產線之間產量差異大,分別在於機器設備的效率。到引入機器人生產,更達新層次。

機器提高勞動生產率,產量增加,每件產品成本下降,於是經營者可獲得額外利潤,亦可降價以提高市場競爭力。新科技不斷加強機器效能,市場規律是不斷擴大生產規模。

政府支持本地生產口罩,補貼生產線的公式是產量愈大、資助愈多;同時還承諾以指定價格和數量包銷產品。這也是一種觀念改變。

市場口罩不限價,本地資助的生產則保價收購,於是就得控制銷售範圍,像政府的印刷業務等一樣。口罩卻是世界通用商品,很難脫離市場規律。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