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2月28日

社評 社評

瘟疫再惡總會消散 憂「去全球化」大流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潮已傳遍世界各地,世界衞生組織坦言,中國以外全球各國單日新增確診個案已超越中國,當中尤以南韓和意大利疫情擴散最令人擔憂。當前,受威脅的不僅是公眾健康,環球經濟底氣本就虛弱,所謂復甦預期,說穿了不過立足於中美上月簽署的一紙貿易協議,如今舉世遭逢「疫襲」,經濟復甦頓成奢望,能避過衰退已屬萬幸。環球形勢險峻,經濟風險正在金融市場迅速反映出來,就連號稱宇宙最強的美國股市近日也告「失守」,道指與歷史高位相比回落逾一成。

早在南韓成為新冠肺炎「重災區」之前,該國出口已連續十四個月萎縮,消費物價指數更一度下跌,意味這個亞洲製造業大國備受經濟滑坡和通縮壓力雙重打擊。世紀病毒此刻臨門,已非本身運滯問題,而是令挫折擴大兼向外輻射。

南韓乃區內最重要的半導體和消費電子器材產銷國之一,既屬全球供應鏈舉足輕重的一環,亦是需求趨勢的寒暑表。新冠肺炎如持續肆虐甚至進一步惡化,總統文在寅推出再多挽救經濟措施,恐怕也難挽狂瀾於既倒。那不僅是南韓一國之災,事關環球產業唇齒相依,而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供應來源往往又集中於一小撮國家,稍有阻滯即牽一髮動全身,令整條供應鏈停擺。

儘管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司長宗長青昨天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在華外資企業於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很快將逐步解決,總體上看,疫情對供應鏈、產業鏈的影響不會長久;可是新冠肺炎若被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專家梅森尼爾(Nancy Messonnier)不幸言中,遲早會演變成禍及全人類的「大流行」(Pandemic),中國舉國動員抗疫之力縱使舉世無雙,產業鏈的恢復進度只怕非商務部估計般樂觀。

從二○○八年金融海嘯到兩三年後的歐債危機,決策者應對逆境來來去去兩道板斧,不是央行減息放水,就是政府增加開支。眼下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國家已相繼調低利率,香港則推出包括全民派錢一萬元在內的一千二百億元大規模逆周期紓困措施,最新還有馬來西亞豪擲二百億林吉特(約三百七十四億港元)刺激經濟,能否收效,還得寄望疫情不會在全球失控。

萬大事有「阿爺」撐腰的觀念,在中國根深柢固,相比其他主要經濟體,放寬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空間無疑較充裕,惟「大水漫灌」搞了多年,債務負擔日益沉重不在話下,拉動經濟增長的邊際效益也愈來愈低;更何況,豬肉價格瘋漲帶動內地消費物價升幅創八年新高,為抗衡疫情而過度催谷經濟,通脹勢必火上添油,恐怕顧此失彼。

市場近日盛傳美國聯儲局鑑於「新冠」衝擊全球,有意防患於未然,不待定期決策會議舉行便宣布減息,利率下調幅度且未必止於四分一厘。然而,由於病毒傳染力極強,引發的經濟放緩非比尋常,社交接觸可免則免,任憑央行天量放水,消費者足不出戶、商業活動沉寂、基建計劃無法動工,試問需求何來?這個根本難題,並非人民銀行或聯儲局老調重彈便能解決。

看闊一點,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保護主義早已成為非正式「國策」,建基於優勢互補、各取所需的全球化大有倒退之憂。新冠疫潮徹底暴露了環球供應鏈緊密相連,地緣政局或貿易關係一旦趨於緊張,過度依賴單一國家供貨的弊端馬上就會浮現,全球化的優點一瞬間變成了它的「死穴」。

病毒傳播不分膚色人種、國界地域,更不會理會所到之處奉行一黨專政抑或民主體制,經濟受累固不待言,民粹主義者借題發揮,要求對移民、旅客甚至跨國企業實施嚴格限制,必矣!瘟疫再惡,總有一天煙消雲散;「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倘若大流行,殺傷力只怕不下於病毒蔓延。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