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2月24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活潑市場刺激消費 聖誕可改名不可廢

一、

去周六本報「兩岸消息」版的頭條:〈抑洋節保安全 各地嚴管聖誕活動〉,談及內地有些城市禁「平安夜佔道狂歡」、「商戶拉閘停業」,有不少大學「不准學生在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宿校外」,更有「高喊抵制聖誕節」、代以「偉人節」(毛誕節)的口號。源自「西洋」的「聖誕節」,似乎已被視為「外來勢力」,值此中國四方受敵而應致力「提倡中華文化」以增加自豪感且弘揚國威之際,即管黨中央未明令取締「聖誕節」,地方政府莫不主動設法令帶着濃厚宗教色彩的節日失色!

這則新聞,令筆者有再寫此一擱置多年話題的衝動,為免重複,翻查舊文,卻發現原來筆者第一次撰寫有關「聖誕節」的文章,已在半個世紀以前,那篇刊於《明報月刊》的〈在英國過聖誕〉,應於一九六八或六九年發表(確實日期結集時補上),這篇四、五千字的「通訊」,多年後收在本港友聯及台灣遠景的〈英倫采風〉(後者為第一集),均曾數度再版,市場反應尚算不錯,如今再讀,竟然unputdownable,這固然是敝帚自珍作祟(亦說明五十多年來在寫作上並無進步),然而,當中那些「貼地」的寫實、加上作了一點浮光掠影式「考據」的內容,現在讀來,仍覺有趣有建設性。

這四十多年來,為了應節,本欄寫聖誕節的起碼有十四五次,最初一次應為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從聖誕說到假期──香港受薪階級尚未領略假期的真諦〉,八一年聖誕前後則有〈從聖誕說到辦報〉及〈「聖誕樹的故事」的啟示〉,九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那篇〈普世歡騰原虛妄 和平之君未降臨〉,事隔二十八年,卻頗切合今日之時局!此後筆者還有多篇談聖誕及聖誕老人的歷史考據、送禮經濟效應、何以以聖女(Santa)稱大鬍子聖老以至若干虛妄傳說的短論,看得有點昏頭轉向,不一一引錄了。有關聖誕的方方面面都寫過了,現在執筆,便有不知從何下筆的躊躇。

二、

香港人從什麼時間開始慶祝聖誕?筆者未讀過相關敍事,「木宰羊」,相信應在英國殖民者「君臨」香港之前,而最遲為在第二任行政官(未稱總督)莊士頓任上(一八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至翌年二月一日),以第一任的義律,一八四一年一月二十六日上任、八月十二日退任,聖誕不在任期之內(新舊基督教亦於是年來港宣道)。不過,由於英國東印度公司早於十九世紀初葉「登陸赤柱」,期內有祝聖誕節的活動,不足為奇。

香港人過聖誕相信早於內地,據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隨斌椿率領訪外使團外訪的譯員張德彝(一八四七至一九一八;張氏以譯員及外交官身份,一共出國八次,最後一次為一九○二年,「授二品銜,出任英國大使」)在《航海述奇》(與斌樁的《乘槎筆記》合為一冊,商務出版;舊書「失蹤」,港店缺貨;郵購新書未到。筆者此處僅憑記憶略略提及)一書,張氏首度向國人介紹在倫敦過平安夜和聖誕的盛況,期內耶教在內地漸興,教堂和教會學校均有慶祝聖誕此一「西洋冬至」的活動。無論如何,聖誕節於教會及商家的推動下,在舊中國漸成「群眾活動」,而推力最大的是蔣介石。受其夫人感召皈依基督教的獨夫蔣介石,多次公開表示「三民主義的哲理……亦即是耶穌基督教博愛精神的實現」、「基督教實為我們三民主義的基本精神所在」,國民黨治下的中國,在蔣總統阿門阿門的帶領下,大事慶祝聖誕,不在話下。

大陸早已變天,唯物的共產黨與唯心的宗教「割蓆」,天公地道,如今當局要「抑洋節」,在大力打壓宗教之後(如拆十字架和除耶穌畫像),已嫌太遲!此時欲以「毛誕節」或「習誕節」取而代之,以內地的政治體制尤其是維穩費之多,反掌之事,然而,這僅為表面之象,崇洋(遑論媚外)和信耶教之輩,肯定「口服心不服」;而欲代之崇拜毛或習,以當前外敵當頭,外國勢力明目張膽的干預,恐不易落實,這便如過去有人提出以紀念佛祖、孔子、老子或張天師等「聖人」取代「聖誕」,結果無法凝聚共識而不了了之一樣。

三、

寫完上文,又為不知該如何完篇而徬徨,忽見昨天本報卡夫卡的〈聖誕送溫飽贈祝福〉,便以此為「主題」吧。事實上,撇除宗教那些理性人不會亦不敢相信的神話,視宗教節日為社福活動,把「聖誕」改為「耶誕」或其他大眾認可的節日,應可收皆大歡喜即普天同慶之效!

「西人」慶祝聖誕,源流甚長,然「史家」認為這百餘年來慶祝「聖誕」的活動,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當朝(〔一八一九〕一八三七至一九○一)時的「再發明」。此說大有道理,以當時正值盛世,加以德籍皇夫阿爾拔王子把祖家的「聖誕」樹帶進白金漢宮,大增此節日的華彩;然而,讓此節日在濃厚宗教氣氛下向貧苦大眾「送溫暖贈祝福」的,非大文豪狄更斯(一八一二至一八七○)莫屬。

「番書仔」熟識的狄更斯,筆者所知有限,僅知他於一八四三年(是年《經濟學人》創刊)因連載小說Martin Chuzzlewit不受讀者歡迎報社要他退還「預支稿費」而陷財政困境,「情急」之下,寫成令他「名利」起死回生的《聖誕述異》(A Christmas Carol),本書主角史高治,業高利貸、貪婪刻薄吝嗇……,最後「聖靈」報夢(「述異」之譯,由此而得),曉以大義、陳以利害,他頓覺昨非,於聖誕節向窮人大派禮物……終成慈善家(美國經濟學家華特福爾J. Waldfogel著有《史高治經濟學》〔Scroogenomics〕一書,大有可觀;○九年十二月十日本欄曾評之:〈感情增值?純屬浪費!〉,收《齟齬不絕》)。這本暢銷書(初版六千冊「瞬即」售罄,再版無數次且盜版猖獗),不但令已漸漸淡化聖誕節大派禮物的「舊例」復活,而且感動女皇,大增福利,下令國會對窮苦人家大派免費午餐……。顯而易見,聖誕樹、聖誕大餐、聖誕卡以至由聖老派發聖誕禮物,令英國經濟走出工業革命帶來的沉悶,再現勃發生機。值得注意的是,工業革命的受益者只是「上層社會」(奧國學派則指出工業革命令農村瀕臨飢餓邊緣的勞苦大眾以至婦孺有工作而脫離困境)。狄更斯的聖誕節令全民起碼有短暫的好日子!

因為意識形態的差異,內地要「抑洋節」,可以理解,但考慮其經濟效益(生產應節物品會帶旺總體經濟),筆者以為此節日改名(聖誕改為耶誕、毛誕或習誕)已足,惟以其有刺激消費保就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不宜取締!

事實上,傳統農曆節假加上新增充滿政治色彩的國家節假,已令內地有不少刺激消費活動的黃金假期,多一個「耶誕」(?),有關生意會被分薄,但市場競爭卻可提高內地人民生活質素。不但如此,在大灣區之類國際仕商雲集之地,為「國際化」塗脂抹粉是應有之事,「耶誕」更不可廢!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