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2月6日

社評 社評

中國被籠罩於新冷戰陰霾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七十周年,一連兩日的峰會在英國倫敦舉行,儘管各國領袖不無分歧,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就着土耳其問題唇槍舌劍,跟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也互相揶揄,但無礙二十九個成員國簽署聯合聲明。北約秘書長斯托爾騰貝格(Jens Stoltenberg)強調,各成員國一起保護盟友的承諾是不會改變的,大家同意必須推動北京加入未來的軍備控制條約,這是北約聯合聲明首次點名提到中國,斯托爾騰貝格說道:「這是第一次,我們回應中國崛起,兼論其帶來的挑戰和機會,以及其對我們安全的影響。」

這位北約秘書長指出,中國軍力日益壯大,而且是全球國防支出第二高的國家,近日展示很多新的現代軍備,包括射程可涵蓋整個歐洲和美國的長程導彈,北約現在認清中國崛起對所有盟國帶來安全隱憂。斯托爾騰貝格明言,不是要將北約搬到南海,而是考慮到中國勢力逼近北極圈和非洲,並在歐洲投資基建設施及網絡建設,他說北約並非創造新敵人,而是分析了解並以平衡方式,應對中國構成的各項挑戰。

北約是一個以防衞合作為主要目標的國際組織,公約第五條規定,任何一個成員國受到攻擊,等同全體遇襲,其他成員國部隊將自動參戰;因此,作為東道主的英國首相約翰遜在開幕致詞時自豪地聲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北約團結一致遵循集體自衞權原則的話,無人能夠擊敗這個跨大西洋組織。既然北約根本就是一個龐大的軍事同盟,那麼聯合聲明史無前例點名提到中國,當中的意義說穿了等於正式確認「中國威脅論」,北京如果拒絕加入軍備控制條約,說不定會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施以軍事擠壓。

茲舉一例,特朗普去年宣布退出冷戰結束之時所訂立的《中程導彈條約》,不諱言目的是要拖中國落水,除非北京答應一同受限,否則華府不願意在開發軍備之上綁手綁腳。《中程導彈條約》原本只約束美國和繼承蘇聯的俄羅斯,特朗普以退為進,用意是把中國也納入軍備控制條約,北京執意不為的話,預料北約將視作安全受到挑戰。

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美國是北約最強的持份者,北約首次點名回應中國崛起,種種跡象皆顯示,西方針對中國的新冷戰箭在弦上。尤其可堪玩味的是,美國政壇目前不分黨派的共識是一致反華,特朗普即使無法成功連任,下屆總統不管是誰,美國整體政策相信只會微調而不會劇變。且看美國參眾兩院接二連三推出針對中國的法案,既有《台北法案》,又有《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最新的是《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此等法案的特色是議員一面倒投贊成票通過,共和黨也好,民主黨也好,反對票恰似鳳毛麟角。針對中國的法案勢不可擋,哪怕總統拒絕簽署,參眾兩院仍然有其他渠道使之成為正式法律。

特朗普一手策動的對華貿易戰目前的狀況是懸而未決,他近日的講法是不在乎談判拖到明年底美國大選結束後再簽署。莫說談判一旦鬧僵對中國損失極大,就算貿易協議取得階段性成果,中美之間的對峙狀態恐怕還是持續下去,對於懷抱強國夢的領導人,崛起之路充滿荊棘。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通過之後,中國提出的反制措施只是針對美國非政府組織,以及不讓美軍艦機停靠香港,作用不彰,眾議院通過《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當天晚上,央視新聞聯播十二連發炮轟,抗議美方干涉內政詆毀中國,必將反制云云。問題是,中國要是鐵起心腸硬碰硬,後果也許得不償失,畢竟中美國力仍然存在明顯差距。

北約把中國視作挑戰,其實對於中國來說,被籠罩於新冷戰的陰霾底下,未來前景才真的是極大的自我挑戰。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