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0月30日

鄧敏琳

施政報告首提減膠包裝 惟力度不足

今年《施政報告》的環保政策,推廣「走塑」文化是其中一個重點,例如首次關注過度使用塑膠包裝物料、「走塑」午膳先導計劃等;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周一的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亦強調,局方致力減低塑膠對生態及環境的影響。

單靠鼓勵難奏效

然而,多個歐洲、美洲及亞洲國家已設立清晰的走塑時間表,甚至立法淘汰即棄塑膠產品;反觀港府在塑膠包裝、微膠珠等政策上,只集中於推出鼓勵或自願性計劃,迴避立法規管,恐已落後國際的步伐。

塑膠污染問題嚴重,其中以超市使用過多無謂包裝的情況尤甚。綠色和平早前調查發現,超市超過八成貨品以即棄塑膠包裹,當中超過一半更是由超市自行加上。《施政報告》首次提出減少使用塑膠包裝物料,惟暫時只限於與零售業合作,推廣及鼓勵走塑,還只屬自願性措施。長遠而言,環境局應盡快要求超市等零售業界,定期檢討及公布塑膠使用量,以及訂立具體的走塑目標。

此外,局方應監察業界減少使用包裝物料,提供更多散裝貨品,讓顧客可自備容器按量選購,從而進一步禁止零售業使用不可回收的塑膠物料,把可回收的包裝妥善回收或重用。環境局亦應繼續與不同持份者溝通,包括環團及供應商等,聽取各方面的建議及看法,相信會更有助推動卸走塑膠包裝的政策。

須訂立全面走塑政策

至於立法禁止微膠珠方面,政府則是一拖再拖。多個國家如南韓、英國等早已立法禁止生產、銷售含微膠珠的個人護理產品;部分本地企業亦因消費者的關注,主動淘汰微膠珠。

黃錦星早於兩年前已委託顧問,研究如何淘汰含微膠珠的個人護理及化妝產品,並考慮在本港進行微塑膠的環境分析研究。

不過,今年的《施政報告》只提出推行自願性計劃,鼓勵業界停止製造、進口、銷售此類產品,以及協助消費者選購不含微膠珠的產品,卻仍未有立法禁止微膠珠的計劃。推廣「走塑」文化固然重要,要做到《施政報告》提及的「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及為這些物料建立循環經濟」,環境局必須制訂明確的走塑目標和藍圖,與業界及持份者商討塑膠的生產、使用及處理等環節。

與此同時,全面的塑膠政策及立法規管亦不可或缺,例如歐盟全面禁止成員國於2021年使用十多種即棄塑膠、台灣訂立分階段式的走塑時間表等。政府應盡早推動各項塑膠製品的生產者責任制,達致源頭減廢,才能真正解決塑膠污染問題。

鄧敏琳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