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0月16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熔煉兩制金不換 歸真一國虛妄生

一、

林鄭任內過去二年的《施政報告》,都在十月第二個星期發表,今年因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引起騷亂而延宕。立法會大樓於七月一日遭示威者破壞,經二個多月耗資近半億的搶修,剛趕及在這個星期重新啟用;可是,群眾怒氣未消、怨氣未除,不合作搗蛋、不合法遊行、堵塞交通孔道及圍堵公共建設以至使用暴力破壞公物等的街頭活動已恒常化;每逢周末假期,更是一日數起、遍地開花。

立法會與宣讀《施政報告》,是容易觸動抗爭者神經的敏感組合,因此,一度傳出這份象徵「雨過天青」的天藍色《施政報告》,將以視像廣播形式公布,不過,昨天在行政會前見記者的「例會」上,林鄭表示「好有決心」並會「盡最大努力進入立法會發表《施政報告》」。然而,林鄭雖然「好有決心」,但是仍要臨場時別無妨礙和阻撓才能守穩發表《施政報告》的傳統形式和地點,特區政府對此並無把握。事實上,特區政府的手足無措,盲人可見,什麼「雨過天青」、「重新出發」,只是一廂情願之言。勉力撐持的林鄭市長,沒臉沒膽見人的難堪和狼狽,港人誰不了然,可是誰會寄予同情或諒解?

獲中央授權成為香港「高度自治」的代理人,林鄭出賣了香港,對此「指控」,她曾公開否認並加辯護,說她不但沒有出賣香港,反而是為香港作出許多個人犧牲……。筆者說過林鄭是個悲劇人物,並非衝口而出,而是看到她做事奮進認真、責任感強,確有「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習主席對她的期許)的擔當。事實上,林鄭的確全神奉公,甚至把家庭亦放在一邊,可是,到頭來,她因用心失衡,為對「一國」超額交心,加上對政治的無知,很快便鑄成大錯。在高度自治的崗位上,因為無視「兩制」實務的分流與疏浚,沒把黨國行為的一板一眼與開放社會的自由放任,用心區分,謀求矛盾統一的解決辦法,結果把一個化干戈為玉帛、以﹁兩制」同事「一國」的劃時代構思,弄致「兩制」無成、「一國」出醜……。凡此種種,能不悲乎?

二、

事到如今,挑動世界兩大意識形態陣營的冷戰升溫,且有衍成惡鬥之勢,而火上加油的,正是香港當前這場已延綿四個多月的社會運動。香港這個蕞爾小城,不但有可能淪為不同思想陣營對壘的磨心,更可怕的是,亦有可能在突變中成為思想和言論自由的牢房……。

近日圍繞香港的國際政治爭拗,上自中美貿易談判,下至內地抵制美國職業籃球聯賽(此事是否告一段落,有待觀察,唯已降溫則是事實),港人不難看到過去中國在與世界接軌並肩而行的順風順水已生變;因為美國重返亞太以至亞印的決定,不因中國的反對而改變,在這種情形下,中國展示主權與實力而在南海島礁填海造地甚至在永興島設立行政機關的「內政」,外人便不惜明目張膽地干預,令南海局勢突然生變,且是急轉直下之變——變得危機處處,有關各方處理香港事務時便得加倍小心……。

港人很難原諒這位加速香港全面失治失序、幾乎到達失控程度而不用問責下台的市長,對於怎樣保住香港的國際優勢、作為東西文化政經交滙處而非戰區,筆者以為林鄭已失發揮正面作用的時機和信用。不過,在穩住香港頹勢使其不致沉淪不起的願望下,筆者仍然希望受過這趟非同小可的教訓,林鄭終於學會「兩制」的斷塞關隘和一脈相連的開誠布公的規範性交接是多麼重要。在自我檢討的基礎上,林鄭若能回歸《基本法》和「一國兩制」,致力彌補過去造成香港大不幸的失誤,那也許是「徹底失敗」後不至於一錯到底的補過一着。

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究竟有沒有任何足以反映特區政府對這場群眾抗爭作出深切反省反思的內容?林鄭昨天說今年的《施政報告》有一個「附篇」(Policy Address Supplement)新文件,對此會否有所提示?恐怕除了那些揚聲愛國的建制中人,無人與聞。港澳辦與中聯辦的負責人早於二個多月前的八月七日,在深圳一個座談會上,向五六百位包括港區人大政協和建制議員在內的親共「賢達」訓話,其中港澳辦主任張曉明作了約二小時的講話,總結中央對當時香港形勢的看法和意見,簡而言之,一是「止暴制亂」、一是「絕不容許挑戰一國兩制的底線和原則」、一是「挺特首撐警隊」,一是「對香港民意要做客觀分析」,還有中央政府期望香港是由「愛國愛港人士發揮維持香港穩定的中流砥柱為力量」。證諸月來的情況,面對群眾的對抗,究竟特區政府會否聽張主任的話,「照單執藥」?還是無知無覺不採取任何行動?

了解香港的高度自治是什麼一回事的人,彼此心照,怪不得林鄭政府面對抗爭運動的反應是那麼遲緩,着着失策。

‧一念參差.二之一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