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7月30日

鄭赤琰

後殖民地的危險終於在港爆發

當中國決定收回香港的主權時,想出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以為這樣可以維持安定繁榮,逃過殖民地政權結束時,恒常地發生的危險。

22年後的2019年,終於看到了後殖民地的政治危險,在超過百萬人(主辦遊行的單位聲稱有200萬人)上街反對「逃犯移交」到大陸的修例。

表面看,只涉及犯人的條例,與百多兩百萬人何關?但遊行所釋放出來的情緒,正是後殖民地常見到的典型政治事件,有人無法認同後殖民地政府的統治,不滿的情緒爆發出來後,巨大的危險隨之而來。

後殖民地總發生政治動亂

另一邊代表民族尊嚴、接受不了外來殖民地統治的人,卻早已下定決心拿回主權,實行民族全權自主自理。換言之,經過殖民地百多兩百年以上的統治,一個地方存在兩種極之分歧的政治「認同」(Identity)與政治「効忠」(Loyalty),後殖民地的政治危險便在兩派無法不對決下爆發了。香港的情況正是如此。

接下來,先請大家看看國際上後殖民地發生的政治動亂。大的,可以大到世界大戰的慘烈,像越南戰爭,由法國拒絕越南獨立建國打到南北越一分為二;美國介入支持南越,跟胡志明領導的北越共產政權展開整整20年大戰,美國派出50萬大軍打足15年,所用的火藥超過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總和,結果美軍被擊敗,南越政府被消滅。單是南越掀起的難民潮而葬身在南中國海的,據聯合國估計不下50萬人,逃居美國的不下百萬,歐洲其他地方收留的也不下百萬之數。

印尼的後殖民地建國過程也由1946年打走荷蘭人開始,後來美國也介入,目的是阻擋印尼赤化,眼見蘇卡諾總統與中國、印度組成「第三勢力」不靠攏美蘇集團,印尼共產黨也合法化,便從印尼陸軍滲透策反,1965年「9.30」政變,印尼共黨生擒七大軍頭就地處決,天下立即大亂。

蘇哈圖領軍在中爪哇一路攻打到雅加達,推翻蘇卡諾政權,展開全國掃蕩左派,包括工會與印尼共黨,後者全黨覆沒,死人不下百萬,包括所有印共高層全部被殺。蘇哈圖上台後與美國結盟,成為東南亞最大反共國家。據美國國會聽證報告,中情局策劃了整個政變,從全面收買陸軍開始到扶持蘇哈圖上台全面反共,號稱是中情局的最大成功。

緬甸的後殖民地過程也是歷盡危險,先是翁山才剛上台,便整個內閣被槍手攻入,翁山被殺,多名重要閣員遇難。從1947年獨立後即時不加入英聯邦以防被顛覆,但內部的分裂無法穩定下來,最後導致軍人奪權進行全面軍事統治,西方勢力也被清除,以致英國乏力應對,美國趁虛而介入,全面制裁。緬甸被圍困下效法古巴成為反美不結盟的中堅,如此足足被制裁超過半個世紀。

以時間換取安定空間

馬來亞與新加坡的後殖民地則夾雜「意識形態」與「種族主義」之爭,前者由英殖栽培起來的抗日「136部隊」,1948年由莫斯科發動「反帝反殖」武裝鬥爭,「136」變成「馬來亞共產黨」的武裝部隊,掉轉槍頭打英軍,整個馬來半島包括新加坡,由1948年開始進入緊急法令。

龐大的「戰略新村」把所有華人居住的村鎮,以兩重甚至三重的鐵刺網團團圍住,以切斷馬共游擊隊的人力與物力資源;此時也組成馬來軍團由英軍帶領對抗馬共,同時開始後殖民地的建國安排,從中把政權交給馬來聯邦政府,由九州蘇丹輪流當國王,把人口超越總數一半的華人身份歸類為「外國人」,要成功歸化入籍才能以「公民」身份定居下來。

如此的建國安排,馬上把華巫兩族的國家認同分化。1957年正式獨立後不斷潛伏的「種族主義」鬥爭,首先把新加坡佔有76%華人人口的城市在1965年逐出「馬來西亞聯合邦」,接着爆發連番的種族暴動,1969年更發生癱瘓全國的「513種族大暴動」,國會中止運作兩年;之後為了緩和種族衝突,作出了「新經濟政策」,目的在促進華巫經濟合作,從而結束華巫經濟鴻溝。整個後殖民地的政治危險觸發了「種族主義」與「意識形態」的鬥爭,代價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分家」,至今星馬長堤不過兩英里,但兩國的關係遠如數千里之遙。

原屬亞太區的後殖民地的政治危險如此,若再看非洲、中東與拉丁美洲的後殖民地的生涯,更是慘不忍睹。非洲獨立建國50年亂了50年,沒有一個「獨立之父」不死於非命的,其中連屍體也找不到的有剛果獨立之父魯孟巴,南美的「城市游擊隊」領導人古瓦那還曾赴剛果與魯孟巴並肩作戰,結果連他也逃不過中情局的追殺而喪命。

古巴遭受制裁長達60年,是南美後殖民地的典型命運,任何一個區內國家和美國唱反調的,不是家破人亡,便是國喪!

簡介了全球後殖民地遭遇的恒常出現的政治危險,作為肩負歷史使命收回香港主權的鄧小平,由他多次的講話紀錄,證明他沒有後殖民地的歷史盲點,他之所以採用「一國兩制」處理後殖民地的政權交接,正是由於他了解要減少政權轉換的危險,希望用保留原有殖民地制度不變,從而減少因政權轉換的衝擊,他希望用50年不變的時間去換取安定的空間。

為了作出法定的承諾,還制定了特區《基本法》,保證原有港英留下來的整套資本主義制度與其生活方式,全部用憲法制定來確保,連英文照用、教育照辦、司法照用,連外籍法官照用,還可在九七後續聘外國法官,立法會與行政會議人員一概「港人治港」,連國際人權法也列入《基本法》,讓港人享有國際人權法全數17項權利,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學術自由三大領域的自由全都列入《基本法》。

22年所見,遊行示威又多又大,空前未有過,報紙與電台的言論與報道也毫無禁忌,大學則由2間變成10間,學生與教授人數也增加不下八倍。港英時代沒有過的港獨言行,今天卻在10間大學遍地開花,10間大學的學生會也成為「佔中/雨傘革命」的中堅,所有九七後見到的港人權利,都在《基本法》確認。

鄧小平先見之明

鄧小平如此安排,不外乎希望把後殖民地的政局能維持「安定」,經濟也能維持「繁榮」。儘管如此,鄧還是作出兩手準備,這便是他預見到後殖民地恒常地出現西方勢力的外國干預,因而在《基本法》第19條寫明:「國防與外交等國家行為的事務」仍由國家保留,特區政府只能在中央批出文件下允予代行。

可是22年後的今天所見,遊行示威不但沒間斷,而且在「6.12」大遊行推向了被稱為「完美風暴」的程度,指的是在如此大遊行後,不斷惡化到行政與立法被癱瘓,唯一希望能維持法治的警察也已管治失效,公務員更開始聯名要求政府快速解決政治危機,否則不排除採取「工業行動」。

面對遊行後不斷發生暴力事件,由港島擴散到九龍新界,在上水與沙田所見衝突上升,在「7.12」所見到的衝擊中聯辦與元朗的流血事件,證明了「完美風暴」,不但政府逃不過一劫,連全民也出現「元朗式」的打鬥,這種「完美風暴」正是後殖民地的版本。

最後會不會用上鄧小平堅持駐軍的應有想法:需要的時候作出干預,以恢復安定繁榮。看來恒常出現的後殖民地危險已無法避免。後殖民地的獨立建國?匪夷所思!「一國兩制」嗎?既得利益的港人要付出的代價太大!

左不是、右不是,看來要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大打一場,英美的外來干預,會火上加油。筆者在本港最早研究非殖化,也最早提出香港後殖民地的困境是「意識形態」的鬥爭,今天大遊行所見,正是港人接受不了大陸的社會主義,但「姓社姓資」並非無整合的出路,像新加坡行的是「非共」而不是「反共」,意識形態上選擇的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條腿跑路,不妨參考新加坡後殖民地成功的經驗!

鄭赤琰_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