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21日

社評 社評

釋放潛在人力 慎重探究輸勞

一個每隔一段時日總會冒出的、老生常談的議題——輸入外勞,近日又屢被提起,繼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上周六在政府帳目委員會會議上發出「若不再輸入外勞,香港執笠」的「警告」,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回應「政府會認真考慮」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也在其周日的網誌撰文指出,長期人力短缺可能拖慢經濟發展,政府會針對人手嚴重不足的行業,認真探討輸入外勞。

兩位高官接連說會「認真」處理放寬輸勞的訴求,到頭來會是「認真你就輸了」,還是可以贏得社會上大多數的支持,端視政府能否平衡勞工、商界及作為消費者或服務受眾的升斗市民的利益,政策上有否足夠而妥善的配套安排,既保障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和合理工資水平,也不致大幅增加經營成本,推高物價,這當中的拿捏與智慧,相信會是對主事官員們的嚴峻考驗。

本港人力資源短缺乃不爭的事實,根據政府剛發布的推算結果,八年之後(即二○二七年),差額將達接近十七萬人,當中初中及以下程度的勞力匱乏最為嚴重,預計為七萬六千五百之眾;學士及研究院程度者人力不足之數約三萬四千六百人。

此外,過去補充基層職位缺口的一大生力軍來源,也將日趨萎縮。羅致光局長於網誌中表示,近年跨境婚姻的夫婦,愈來愈多選擇於內地家庭團聚,加上港人領取內地居住證的各種改善,料大大減少到香港團聚的個案,單程證需求會逐步降低。易言之,能夠紓緩勞力緊絀的新移民,恐將買少見少。

勞動力短缺較為嚴重的行業,其實大家有目共睹,其中建造業、安老護理業、交通運輸業、零售業,以及邇來新聞多多的醫護人員等等,都是問題突出。據邵家輝說法,零售業去年有七萬多個空缺,經勞工處轉介面試的僅八千多人次,最終只聘請到一千八百多人,連同飲食業和建造業,空缺合共十七萬個,而不少盈利低的行業,未能提高工資水平,若請不到人就會執笠。

有工無人做的現實反映了當前眾所周知的矛盾。一是商舖食肆租金高昂,加劇蠶食利潤,經營者能撥予工資支出的成本被迫縮水,薪金水平不足以吸引求職者上門;惟若以加價提升支付人工的能力,顧客卻難以接受,影響生意,老闆們只能在兩難之間一籌莫展。

二是一些行業雖則收入不錯,但或比較辛勞、或比較沉悶,甚至帶厭惡性,那麼很多本地人都不願為之。特別是年輕人,反正一時三刻沒有工作也可依靠父母過活,犯不着「攞苦來辛」;況且為人家長的,亦不甘願讓子女「捱世界」。於是諸如建造業、職業司機、安老護理之類,永遠都請不到足夠的入行者。

在商界而言,既然聘請員工有困難,最直截了當的方法就是引入外勞。可是勞工界必然大力反對,擔心大門一開,本地工人即使不被搶走飯碗,也會遭壓低工資。勞資這「天生的矛盾」是死結,政府要輸勞,必須有足夠的理據證明本地勞工市場確實已無法滿足某行業的人力需求,以及給予本地工人可信的「定心丸」。

因此,政府應當先想方設法盡用本地人力資源,理順人力錯配,其中「年輕長者」和婦女是兩大極具開發潛力的就業泉源。當局目前有「中高齡就業計劃」,但成效不彰,改善和優化的空間甚大。至於釋放家庭婦女勞動力,政府可以做的事情更多,特別是增撥資源加強託管兒童服務,必收立竿見影之效,只是有關部門對此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孚眾望。

在保障本地工人就業與權益方面,最重要的是有嚴謹的法例和措施,不容無良老闆上下其手,把輸入外勞變相成為壓榨廉價勞工的幌子,保證本地勞工優先獲聘用,以及合理薪酬得以維持,其中設立個別行業最低工資水平值得探究。

無可否認,香港正面對人口高齡化和勞動力下降的雙重壓力,要保持經濟平穩發展,部分行業有限度地輸入外勞是無可厚非的選項之一,惟望政府能深思熟慮,作出真正令勞資接受、各方受惠的安排。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