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18日

鄒崇銘

順周期預算遺孽漸現

大年初二,見一眾鄉紳到車公廟求籤,竟求得中籤曰:「石田為業喜非常,畫餅將來未見香,怎曉田耕耘不得,那知餅食不充腸。」心想:車公又再一次顯靈了,而且較諸以往更直截了當,一矢中的。

石田為業喜非常?

追本溯源,要從2007年曾俊華出任財政司司長,旋即面對金融海嘯的空前威脅談起。當時特區政府主要通過「短期紓困措施」(即「派糖」),以及積極投資在大型基建項目,兩者作為主要回應措施。結果無論是基於內在抑或外圍因素(如美國的量寬政策或中國的救市措施),金融海嘯對香港構成的整體衝擊均有限。尤其是從公共財改的角度,特區政府幾乎毋須面對任何財赤的壓力。

餘下的歷史,相信大家都會記憶猶新。在曾俊華任內長達近10年,儘管香港的生產力和競爭力並無明顯改善,貧富懸殊問題大大加劇,政治環境更是急劇轉差,但經濟仍能大致維持平穩向上的趨勢。作為財爺最主要面對的「煩惱」,在於庫房長期出現嚴重「水浸」,以至即使整體經濟狀況早已改善,但在特區政府持續民望「插水」下,連年派糖的「傳統」才被迫延續下來。

在庫房仍然充裕之際,一次性的派糖儘管可能造成經濟過熱,但損害性始終不算太大。相比之下,大型基建項表面上是面向未來的「長遠投資」,但需要依賴所謂的「非經常性收入」,最終卻淪為「經常化」的基建開支,必然形成尾大不掉的財政包袱。毋庸多言,向基建地產傾斜正是以「石田為業」,若非曾俊華任內基建地產泡沫繼續膨脹,其不可持續性早就暴露,「遺孽」必定需要子孫後代補償。

正如我在2017年的《選擇.未來:香港2030+民間替代方案》一書中,援引批判地理學家大衞哈維(David Harvey)指出,無論是房地產或基建項目,投資年期皆相當長,而且耗費天文數字的資金。對投資銀行和金融炒家而言,這是解決「銀行水浸」、資金欠缺出路的重要渠道。

同樣來說,城市經濟亦可望由於巨額資金的短期投放,而營造出沙塵滾滾,烽烽火火,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問題是,資本投入的高峰期過後,基建地產是否得到實質消費需求承接?城市經濟又是否具備長遠和持續的發展基礎?

依賴基建 不可持續

更加關鍵的是,當中政府所扮演的舉足輕重角色。無論是房地產或基建項目,定當涉及城市規劃和土地用途的管制,以及大量公帑資源的巨額投入,故政府的「有形之手」必然無處不在。但問題卻在於與投資銀行相比,政府的投資決定往往更加短視,極可能基於政績工程或短期政治投機的考慮;政客急功近利和豪賭的習性,較諸金融炒家仍尤有過之,任期完結後卻可全身而退,置身事外。

上述只是全球基建地產泡沫的一般情況,仍未觸及香港特殊的在地因素:一、香港房地產市場高度壟斷,市場訊息及運作極易被嚴重扭曲;二、政府庫房高度依賴土地收益,為政客構成更巨大誘因,參與基建地產投機(此還未計算官商勾結和利益輸送的因素);三、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香港基建地產發展的自主權正急劇喪失;四、《基本法》第107條規定,特區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為基建地產泡沫火上加油。

按照《基本法》第107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此意味香港經濟和樓市向好,庫房收入水漲船高之際,政府仍要繼續加大花錢力度;反而是經濟和樓市轉差的時候,庫房收入難免有所下降,此時政府卻要採取緊縮開支的政策,實行對樓市落井下石!問題是,對於已上馬的大量基建工程,又能夠如何緊縮開支呢?

刺激樓市升溫催生泡沫

由於基建所需的巨額投資,能帶來龐大的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和就業機會,因此是凱恩斯主義者常用的財政手段。例如1929年經濟大蕭條之後,基建投資正是美國羅斯福新政下,吸收過剩資金的主要工具。由於政府開支與經濟表現成反比,這同時亦是一種「逆周期」(counter-cycle)財政政策,面對長期逆境時藉政府大灑金錢來刺激經濟。

然而按照《基本法》第107條的規定,香港卻必須採取「順周期」(pro-cycle)預算,令政府開支與經濟表現成正比。這所帶來的最重要效果,正是令基建地產泡沫火上加油。

由此在曾俊華擔任財爺的10年,由基建投資帶來的乘數效應,客觀效果正是刺激經濟的總體需求,以及為各階層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因此亦為樓價的持續向上構成了「實質」支持。換句話說,基建一方面推動土地供應增加,為庫房帶來巨額的「非經常性收入」,然後又再「經常化」地投資在新基建項目上;另一方面,其乘數效應亦同步在創造需求,刺激樓市不斷升溫。

顯而易見,如此無論在供應方和需求方,基建投資皆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促使經濟結構一味向基建地產傾斜。與此同時,工商百業在地價和租金的壓力下,則不斷萎縮,進一步加深香港經濟對基建地產的依賴。因此,一旦基建投資難以持續,原來樓市的「實質」需求,亦大有可能同時化為泡影,但其他產業卻已返魂乏術,整體經濟失去方向,再難找到新的推動力。

設想香港將面對經濟及樓市逆轉,政府地價收入及其他收入同告大減,按第107條規定便須採取緊縮政策,要求市民一起勒緊褲頭、共渡時艱,「力求收支平衡」。

問題是,早前已展開的各項基建工程,「經常化」的基建開支早已變得一闊三大,但「非經常性收入」卻無以為繼,無法支付餘下的工程費用。

賣地收入難填工程支出

正如姚松炎近日在《明報》撰文指出,本年度預算案賣地收入達標的機會已很渺茫,賣地數量將是過去5年來最低的一年。自去年香港調高最優惠利率,樓價開始掉頭向下,賣地出現流標,陳茂波已預告今年預算案的盈餘將大幅減少。但上年度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支出已經高達878.15億元,本年度的預算支出更是破紀錄的982.93億元,最終可能需要動用儲備。

事實上,陳茂波過去早已預告,未來10年基建工程支出平均會在1000億元以上,意味每年的土地收入必須過千億元關口,才可收支平衡、量入為出,符合《基本法》第107條的規定。姚松炎指出,年前任志剛在出任林鄭月娥競選辦的資深顧問,便曾對第107條的理解提出了驚人的說法,認為條文意指「當經濟增長速度太慢,便需要增加政府開支、減稅和作出赤字預算;而當經濟增長速度太快,便可以用相反的財政政策」,或許已為未來入不敷支時的赤字預算,埋下伏筆。

鄒崇銘  影子長策會成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