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14日

譚凱邦

減批單程證 可解中港矛盾

近月香港醫療系統崩潰,再度挑起社會有關單程證的激烈討論,支持維持單程證來港的團體,在回應醫護人員和市民減少單程證的強烈訴求時,除了動輒以「歧視」、「違反人權」等作回應外,也有人不時重提林鄭月娥的名句:「踩緊(中央政府)紅線」等說詞,強行把民生議題劃為主權議題,迴避檢討香港的人口承載力。

無損中央政府主權

減少單程證或香港參與單程證審批,不但無損中央政府主權,更可令市民感受到內地及香港政府是急市民所急。

按照《基本法》第22條:「中國其他地區的人進入香港特別行政區須辦理批准手續,其中進入香港特別行政區定居的人數由中央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徵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後確定。」

條文從無拒絕香港於單程證設立自己的審批條件,以確保來港人士的經濟、健康、背景合適到此定居,條文更明確訂出內地政府應徵求香港政府的意見後確定人數,可見當《基本法》訂立時中央政府眼中從不視單程證為長久不變的制度,也談不上「紅線」問題。

反而是香港政府在過去多年來,到底為何不認真研究單程證對社會的衝擊,以及拒絕依照《基本法》所定的角色,向中央政府反映香港市民就單程證過多的不滿聲音,洽商要求源頭減人。

況且在內地,連「特別行政區」也不是的廣州、南京等城市,都可以有自己管理的戶籍制度,規限於該城市內定居的人口數量。

香港要求審批和減少移民進入的數量,也許不過是希望與其他內地城市看齊,「挑戰中央權威」根本無從說起。

早在1999年,當時22名港區人大代表,包括馬力、曾德成等曾聯署去信中央,要求「應參考內地一貫由受方城市決定是否批准戶口遷移的做法,建議中央與特區政府協商,制訂有關內地人士移居香港的資格條件、計分辦法和優先考慮類別」,仔細看來,今日香港市民的要求與20年前港區人大的要求不過一樣。

超出香港社會承載力

更重要的是,減少單程證對改善兩地政府管治有利無害。目前香港面對的動盪不安,大部分都與來港單程證過多、超出香港社會承載力(即醫療、房屋、福利等)有關,以致陷入以下一個怪圈:「港人生活遭拖累→港人不願接受單程證→單程證無法有效融入社會→社會分化敵視→日常生活進一步受影響」這個「中港矛盾惡性循環」。

就如22名港區人大的提倡,如果中央政府依《基本法》願意與香港政府共同審批單程證,減少單程證數量以配合香港實際情況和發展所需,不單充分體現中央政府管治權之餘,更可大方地表現出尊重香港政府真正「高度自治權」,比任何方法都更實際地紓緩政局不安。

說到底,單程證也許從來沒有紅線,只怕香港政府有「報喜不報憂」的心思,不敢向中國政府如實反映香港市民活在水深火熱的苦況,亦使中港兩方無法按《基本法》確實討論單程證制度。

大家都明白今天香港真正的紅線不在哪一方審批不審批,而在即將爆發的香港民怨,這絕對比單程證數字更實際地動搖管治根基。

在此誠懇呼籲不要再以「家庭團聚」為由,迴避檢討及減少單程證。諱疾忌醫最終只會病入膏肓,爆出更大更可怕的政治炸彈。

譚凱邦  人口政策關注組召集人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